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陕西新闻 沙海披绿记——陕西省沙化土地全面治理一线见闻
2024-03-12 10:34:43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
  字体:【

太极湾位于榆林市清涧县玉家河镇赵家畔村,因很像太极图,得名太极湾。图为2023年仲夏,记者拍摄的太极湾(资料照片)。

3月5日,在榆林市榆阳区小壕兔乡掌高兔村,技术人员在进行沙柳平茬作业。

3月5日,在榆林市榆阳区芹河镇纪小滩村,技术人员在樟子松林里进行森林抚育工作。

“中国防沙治沙就是从榆林走出来的。”

这是榆林几代人沉痛的记忆——流沙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榆林城被迫3次南迁。

黄沙飞扬,荒凉寂寥。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榆林,曾是全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省99%沙化土地集中于此。

70多年来,榆林人民与天斗、与地斗,告别了“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迎来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榆林告别了“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在沙里“淘金”,晋升为我省第二大粮仓。

绿色,始终是榆林追逐的底色——

独辟蹊径

打造新时代沙区飞播造林典范

3月5日,天色微亮,屋外飘起小雪。

59岁的傅永飞戴上手套,检查油箱、启动割柳机,瞅准沙柳根部5厘米的位置,麻利地一刀下去,开启了当日的沙柳平茬作业。

“榆阳区有251.9万亩沙柳需要复壮更新,年年平茬才能长势好、拦住沙!”在小壕兔乡长大的傅永飞深受沙害之苦,儿时记忆里一直是“刮得那个大山没顶顶,刮得那个小山平又平。千年的大树连根拔,万年的顽石乱翻滚”的景象。

从掌高兔村沙梁往远处眺望,便是一望无际的飞播造林区域。正是飞播试验的成功,掀开了我国沙漠治理的新篇章!

2014年,榆林市最后50万亩流动沙地飞播造林工程圆满结束,标志着榆林860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得到固定或半固定。

“这对于因风沙侵蚀而3次南迁的榆林城来说,是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陕西省治沙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杨伟为记者“揭秘”:以前,全省3600万亩沙化土地中,集中连片的流动沙地860万亩。流动沙区立地条件差、人工造林难度大,速度快、效率高、投资少的飞机播种技术因此诞生。

1958年,榆林人民首次尝试飞播沙蒿,结果并不乐观——种子被风刮走、被沙埋。

飞播治沙是一项没有科研积累、没有先例可循、没有任何把握的“三无”任务,然而,困难并没有阻挡治沙人探索的步伐。1973年,10余家单位联合开展科学飞播造林种草的研究与实施,取得丰硕成果——筛选出适宜飞播并具备抗风蚀、耐沙埋、生长快、自繁力强等特性的踏郎、花棒、白沙蒿等植物种子;明确最佳飞播期为5月下旬;针对种子处理提出“大粒化”概念,即用黏土包衣,使种子成丸变重不易被风刮走,有效克服了种子位移问题……

“该研究解决了世界上多年来在流动沙丘上飞播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我国飞播治沙由试验示范转为大面积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杨伟说,这一成果的诞生多亏了“飞播治沙元勋”漆建忠。

“当时,漆教授总会带上干粮到沙海中选点,用罗盘测面积、定航标、绘制飞播作业图,为机组提供准确的作业资料。”杨伟回忆,飞播区均在沙漠腹地,为保证飞播质量和掌握飞播种子被风蚀沙埋的变化,漆建忠常常爬上沙面,记录种子移动和被风蚀沙埋的过程,每年都要脱一层皮。

飞播造林4年至8年后的保存率为24.4%至54.4%,按宜播面积计为45.8%至75.5%……经过8年艰辛试验,漆建忠的课题组攻克了一个个难题,创造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沙漠飞播重大科研成果。1978年,该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在70多年与风沙抗争的实践中,榆林人民不畏艰难,克服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科技力量薄弱等困难,孕育形成“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曾经的“滚滚黄沙遮天蔽日”化作今日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000年至2014年,榆林累计飞播造林种草657万亩。2021年,榆林重启飞播,并研发出带苗飞播等新技术,解决了传统飞播无法下种和乔木飞播保存率低等问题。2023年,榆林实施飞播造林20.5万亩,撒播各类种子10.67万公斤,并首次在沙区试验播撒乔木树种。这是杨伟的“新成绩单”。

“与人工造林相比,飞播1亩地的成本仅200元左右,但面临着种子覆土困难、乔木树种选择难等问题。我会不断探索创新飞播造林技术,守住每一寸绿。”和飞播造林打了一辈子交道,看着一项项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应用,杨伟由衷感到欣慰。

遇沙开路

探索荒漠化科学治理模式

春雷响,万物长。3月5日,在榆阳区芹河镇纪小滩村,密密麻麻的樟子松挺立在毛乌素沙地,这种被称为榆林治沙“功勋树”的树种,结束了榆林沙区没有常绿乔木的历史。

“我的老师曾在榆林试种过樟子松,我也想试着筛选出适合榆林种植的树种。”提起往事,89岁的榆林“樟子松之父”孙祯元精神矍铄、容光焕发。

孙祯元是最早一批来榆林搞治沙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1962年从北京林学院毕业后,他选择了条件艰苦的榆林林业系统。“国家助学金助我圆大学梦,我要去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他说。

樟子松在零下50摄氏度的大兴安岭都能越冬,为什么不能在零下30摄氏度的榆林越冬?

带着一个个疑问,想把樟子松引入榆林的孙祯元深入樟子松原产地——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和护林员同吃同住研究樟子松的生物特性,终于揭开这个奥秘。

“冬天,大兴安岭的积雪超过1米,将幼苗全部覆盖,是幼苗越冬的最好覆盖物。榆林年均气温虽然高于大兴安岭,但越冬苗木全裸越冬,成活率低。”最终,通过覆土过冬等方式,孙祯元解决了榆林引种樟子松的难题,使高寒地区的树种落户“不毛之地”。

榆林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70多年来,榆林市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因地制宜,榆林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魄向沙漠进军。

“1949年至1965年,榆林拉开‘北治沙、南治土’序幕,总结出引水拉沙、搭设障蔽、建淤地坝等治理方法,引种筛选驯化出樟子松、沙打旺等树种和草种,为荒漠化综合防治奠定了坚实基础。”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立荣介绍,20世纪50年代初,榆林正式成立陕北防沙造林局,防沙、固沙、治沙工作迈上新台阶。

1942年,靖边县杨桥畔村创新完善引水拉沙造田治理办法,拉开榆林“植治”“水治”的治沙帷幕;1951年,定边小滩子村村民李守林带领群众搬掉100多座“跑沙地”,让村民告别了“老沙窝,遍地黄,自古都吃外来粮”的历史……英雄的陕北人民,在实践中找到一个个治沙“法宝”。

“沙障搭设分为网格障蔽和带状障蔽,这是群众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治沙造林方法,加快了榆林治沙造林的步伐。”王立荣介绍,20世纪六七十年代,榆林市组织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会战,越来越多荒漠化科学治理模式相继诞生,榆林“追梦绿色”氛围越来越浓。

如今,满头银发的孙祯元依然关注着如何将沙子变成土壤,让沙区由穷变富。他坚定地告诉记者:“通过科学治理,榆林沙区一定可以变成国家粮食基地。这绝不是梦想!”

久久为功

努力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

1974年,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女民兵在风沙侵蚀最严重的地方——榆阳区大水湾村补浪河乡黑风口安营扎寨,开启鏖战风沙的艰难历程。

搭屏障、开壕沟、挖水渠……50年来,在一声声号角声中,14任连长带着姑娘们推平800多座沙丘、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3条,将“风沙口”改变为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军事拓展训练基地和生态观光旅游基地,上演了一部“大漠变绿洲”的传奇剧。

“住的是柳笆庵子、吃的是青稞面窝头;新栽的树苗怕被风沙压,姑娘们跪着用手把树苗从沙里刨出……”回忆着抗沙史,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第二任连长张列爱有说不完的话。

几十年来,张列爱的脖子不由得向左侧偏。这是她当年扛树苗留下的老毛病。她说:“现在,治沙连每年累计接待游客70万余人次,我们把绿色守住了!”

治沙,是生存问题,更是发展问题。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榆林相继推出各类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技术集团承包,允许个人承包国有和集体大的荒沙荒地。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工程,构建起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生态治理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调动各种资源、各项技术,开展“三年植绿大行动”“国土绿化五年行动”等治沙造林行动。从黄沙漫卷到“点绿成金”,榆林“追绿”步伐越来越快。

是的,榆林变了!

沙漠作证——如今,860万亩流沙基本得到固定或半固定,沙区植被覆盖度平均达到60%,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

树木作证——告别了风蚀沙化、水土流失,榆林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9%提高到36%、林木保存面积从60万亩扩大到236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平方公里,年入黄泥沙量由5.13亿吨减少到2.12亿吨。

2019年,榆林这座在沙漠上建起来的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21年,榆林被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榆林,为全球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治沙经验。

“当前,榆林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为了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绿,我们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坚决整治推沙造地、占补平衡等涉嫌毁林毁草问题。”王立荣说,下一步,榆林将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治沙精神,历久弥新!

( 记者 李旭佳文/图 )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