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日历里的记忆
2024-03-20 11:08:08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赖家斌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的三屉桌上总是放着一本棕红色的日历,爸爸在里边记载着一家老小的生日、亲戚六眷的姓名,登记着一年四季的粮食产量、日常收支,标注着传统节日、农时节令,密密麻麻、林林总总。而我总是盼着日历翻到生日的那一天,奶奶总会给我煮一碗热气腾腾的荷包蛋挂面。

那时的日历装帧简单,内容朴素,却令人爱不释手。封面上白白胖胖的执莲童子天真无邪、稚态可掬,代表着纯洁、希望和美好,是多少人渴望瓜瓞绵绵、人丁兴旺的不变情怀。慈眉善目的财神爷笑容满面、心怀慈悲,象征着财富、智慧和福气,是人们祈福纳财、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喜气洋洋的“双喜”图案成双成对、相依相爱,寄托着喜庆、吉祥和安宁,是人们祈愿幸福美满、平安喜乐的真实写照。

我喜欢上日历,是因为蕴藏在里面丰富的知识。“春雨贵如油,一滴不让流”“立夏前后,种瓜点豆”“种子要选,秧苗要移”“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些农事农谚概括性和科学性较强,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晶。“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贫寒休要怨,富贵不须骄”“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其中的名言警句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负薪挂角、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卧薪尝胆……”包含的励志故事给人以启迪,让人受到激励鼓舞。

小小一本日历包罗万象,在那个书籍匮乏的年代,弥足珍贵,让人大开眼界。

我上高中的语文代课老师姓唐,见我喜好古诗文,有一次趁着到安康城开会的机会,特意买了一本刊印有唐诗宋词的日历,并在扉页写下“学不可以已”几个俊秀的行楷字送给我,我如获至宝,一连看了好几遍,还在内页空白地方记了不少笔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自由奔放、格调雅致、意境深远的唐诗脍炙人口、回味无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清丽典雅、含蓄婉约、豪放旷达的宋词动人心魄、引人入胜。后来我才知道唐老师买下日历,连中午饭也没吃就径直搭乘公共汽车回到学校。“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只可惜那本日历几经搬迁已不知存放何处,而给我以温暖、授我以知识的师生情深永远不能忘记。

时间是公平的,日历是真实的。过去,无论机关单位、百姓人家,都喜欢在墙壁、案头挂(放)一册日历,记录平凡日子,写下寻常人生。我调任县信用联社办公室主任后,组织拍摄当地风景名胜、人物风情、特色产业、城乡新貌等,配以普惠金融知识和信贷产品介绍,定制成日历,赠送给居民群众,为他们送去生活常识、捎去美好祝福,深受乡亲们欢迎。

如今,日历早已褪去时光的色泽,但日子每天都会翻开新的一页,日复一日、繁花人间,记忆常在、美好永存。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