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江西于都见闻
2024-03-18 11:17:20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2月9日,我应邀前往江西于都,从浙江余姚出发正好有趟直达的动车,便毫不犹豫地买了车票。下午一点上车后,动车依着浙江、福建沿海向南而行,过了厦门之后才折向往西。历经9个多小时,我到了于都高铁站,朋友郭墨寒早已在出口处等候,他还叫了堂弟、侄女一起来接我。

  汽车在高速行驶一段后,便驶入了一条乡间小道,但是相较于长三角的宁波而言,这样的路可能与县道、村道无异。因之前从未来过,我内心还是有许多期许,特别是对古建筑、秀丽山川的向往。

  午夜时分到了郭老师家里,他的母亲已提前准备好了饭菜,大半天未进食,肚子确实饿了,我拿起碗筷便津津有味吃了起来。此时,烟花爆竹声四起,与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共同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第二天,天还未亮,敲锣声与鞭炮声已经遍布乡村角落。吃过早饭,我便与郭老师一道去外边转转,出来不远便是一座古祠堂,由于墙体倾斜,已不能入内参观。但祠堂大门依旧开着,向内望去,一种古朴的宗祠文化便迎面而来,但在宁波已很难见到宗祠,我们这辈对祖先的记忆低乎近零。

  随后,我们顺着田埂来到长赖小学,校门口点了不少香火,问了朋友才得知,这是当地的风俗,长辈希望儿孙可以学业有成。学校后头有块不大不小的空地,几株不知名的大树也长得很好,沿着山路再往后走便是一座村庙,前来上香敬神的村民络绎不绝,鞭炮声也是“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村庙的选址很是不错,附近古树参天挺拔,烟雾缭绕中宛如仙境。

  看到寺庙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我们便走了进去,里面的神像都不大,据郭老师说,原先神像逢年过节都要被请出去,逛逛人世间,可惜这种场景我未曾见,眼下这里也没有了……村庙的看护人员是一对老年夫妻,看到我们来,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来喝茶、喝酒,还向我们递烟、分享一些坚果。大家交流以当地方言为主,我有点似懂非懂。

  小坐一会后,我们又折返回去,向东而行,散步中,我看到了一座只剩残墙断垣的老宅院,完整的房子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一些石构建与砖块,不过从原先的地基可以判定,也是一座蛮不错的大宅院。地基上目前种了一些时蔬,郁郁葱葱。脑海中再次冒出近来很是喜欢的歌曲《只字不提》: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秋;君来随君意,君走我不留;此生无多余,岁寒两三友;闲来念旧事,与谁饮新酒……

  信步间,我们来到一条江,朋友说这条叫濂江,他的网名“濂江故客”明显带着家乡的眷恋。不似江南的河道是烂泥底,这里的河床是石质底,放眼望去几只白鹭正在鸣叫,老家也有不少白鹭,但从来没听到它们叫过,头回听也是难得。

  当天晚上,靖石乡的乡长请我们一起聚餐,正好遇到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的汪欲鹏博士,还有其他几位朋友,大家畅聊很久,谈到家乡发展,我推荐大家读一下美国将军麦克里斯特尔等人合著的《赋能》、华为的《理念制度人》以及行甲书记的《人生笔记》、《别离歌》,这几本书对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两大国家战略有不可言说的力量,便于打开格局与视野。我们正处于不断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前进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挑战、挫折在所难免。

  像靖石乡这样地处中西部的山村,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但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带有改良意味的调整,例如粳米、赣橙、野杨梅等经济作物卖不上价格,我们可以引种新品种,适应市场潮流,像优质稻、红美人、杨梅应该逐步得到推广。

  现在国家也倡导未来乡村建设,美丽庭院、庭院经济应该有示范性的举措得以试行,靓化公共区域也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好事实事,从小我们就被欧美那种美丽田园的场景所吸引,既然发达国家做得很好的事,我们完全可以建起各民族别具特色的美丽家园。这样子,外面游客来了,不仅可以带动消费,持续性的流量经济也会实现。

  第三天,我们见了当地三位小学校长,郭老师想把我们的闯海奖学金覆盖到家乡去,我很是支持,也是大年三十奔赴而来的目的。乡村振兴不光要产业兴,更要人才兴,奖学金项目也是我们大城小爱公益联盟在深度推进的重点工作。不同于以往发点现金,我们正积极探索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爱心奉献与德育善育的双向奔赴公益赋能新模式。

  三位校长讲了一些学校面临的具体困难,例如缺少打印机、饮水机、课外图书等,这些赋能对我们来说比较容易。但当我听到学校很多孩子单亲家庭居多,部分家庭生活困顿之时,国家提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战略已经是新时期必须正视且刻不容缓的现实。

  郭老师有位姐姐,比我大三岁,是四个孩子的母亲,老大已经开始打工,其实年纪也不大,剩下三个,一个上高一、一个读初三、一个念初一。姐夫以贩卖猪肉为生,但是这几年孩子的开支着实让这对中年夫妻喘不过气来,要是三四年之后,几个孩子上了大学,家庭开支会更大,那么如何填补亏空,或者说扩大有效投资呢?“亲戚朋友帮,亲戚朋友带”也是切实可行的方式,不然都丢给国家,有14亿之多的人口基数,什么问题都是不可思议的问题。郭老师很是疼爱自己的外甥、外甥女,每个孩子都给两个红包,又额外给高一的外甥女多了几百元现金,着实让孩子们眉开眼笑……

  于都——这个户籍人口过百万的大县,外出务工的比例很高,听当地一位乡镇干部介绍,接近60万。我想到了过去,听父母说也是相当困难,老家是盐碱地,水稻没法种,只能种麦子、玉米等粮食,在吃不饱饭的年代,祖辈们靠着不怕困难、勇于革新的闯海精神,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家庭作坊是我们走向共富的好路径,老家的发展,普遍以沾亲带故式的模式为主,一户人家好了,亲戚多半也不差,就拿我父亲经营榨菜为例,很多亲戚种榨菜,其中一个亲戚就开了榨菜厂,我父母跨省卖了几十年的榨菜,期间很多亲戚去帮过忙,都拿了不错的工钱。这样一来,真是一家富,百家兴。

  那么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能否也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共富路径,同时也紧紧围绕“共善·共富”的思路,崇尚德善,以德育善育治家、治企,用大家、用人人的一身正气,聚一方人气,造福一方。在东部务工的来自中西部的老百姓,秉持谦虚好学的态度,把先进的发展思路、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学到手,有朝一日做个乡贤再回家创业……这样一来,真正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迟早有一天会实现。(陈振初)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