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又是一季冬雪时
2024-01-29 08:53:02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路燕

举目纱窗,洁白的雪花纷飞,如心中的精灵一般,眼前的高楼矮房层层叠叠,在飘飘洒洒中泛白,车水马龙的大街空空荡荡,我再一次凝望着它的方向,时间回到了那个属于曾经的地方。

黎城(今山西省长治市辖县),古称黎侯国。据史料记载,这里亦是千年古村,它依山傍水,坐落在山峦的怀抱中。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繁衍生息,是潞子国的京畿要地。这里地域广袤、四季分明,人们世代以耕作为生,早迎朝霞出,晚送夕阳归。

我出生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里,被这充满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和绝好的自然风光美景滋润长成。很多人都说我像大家闺秀,有人说像江南媚佳,而我窃喜,认为这是乡情的渲染,是水土的养育,为此我感到无比庆幸。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太感谢这个人杰地灵的福地哺育我长大!

这里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上党落子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清道光年间(1850年),我们村里的落子剧团就享誉四邻八县,至今仍是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听老人说村里曾有好几台戏班子,爷爷、爸爸、叔叔、婶婶都曾是其中成员。记得那一年正月里,村委会高音喇叭里通知,要集中所有参加过戏班子的成员排戏。这对于我从幼时便天天听着爷爷、爸爸们唱到大的小戏迷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可能是觉得好玩,在之后排戏的日子里,我便成了戏班里唯一的“旁听生”。看着叔叔许久未上的妆容,看着婶婶跑起小碎步的婀娜身姿,不由得回忆当初,我为了和表姐一起去县里学戏班,偷偷逃学的情景,只可惜最后还是被爸爸用“家有三斗糠,不舍孩儿住戏房”的理由给拽了回来,就这样,此生与戏无缘了。我想,也许这就是一种感同身受的热爱,一种言传身教的感染吧。那次的元宵节是迄今为止经历过的最难忘、最热闹的元宵节了,村里的戏台子热闹了整整三天,一直到正月十六晚上按照习俗出游九曲黄河灯、点老杆……晚会还举行了花灯颁奖大会。听那时的老人们说,“老把式”都已渐渐老去,排戏这样的事情以后再也没有了,而我再也没有了实现美好梦想的机会。好在村里还有个风俗没有丢——《秋报戏》,在立秋的前一晚起戏,古往今来,年年都有。

这里承载了童年的记忆,村中的小学就坐落在凤凰山脚下。“跨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三班我们的教室……”记得那时,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会被老师朗读,那一刻心中充满无限感动和娇羞,这在我之后坎坷的人生历程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在这之前我并不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直到现在,我仍时常感慨那段难忘的时光,更感念我的恩师,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想起儿时那些玩伴们,我们曾一起去赶集,一起在水渠里摸蛇鱼;我们在麦秸垛上翻跟斗,一起骑行田野间;我们一起上山摘酸杏,下河钩桃子。那些农家晒场上的麦子、花生,都曾是我们谋划的对象,为了吃人家地里的花生被父母教训的画面,一辈子都记忆犹新。每当春暖花开,我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掠过学校爬上半山腰,鸟瞰花海中的层层梯田,一起研究房子的位置和主人,我们朝着山的远方遐想。那一刻,看着山脚下唯一的村级中学,听着从墨绿色门窗传来的阵阵诵读声,对未来的憧憬之情油然而生……如今,曾经的玩伴早已各奔东西,而那份抹不去的美好却常留心中。

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时光荏苒,岁月无情,儿时在家乡的每时每刻回忆起来都无比珍贵,它就像一本活村志,记录短暂清晰的每件事,无法忘却。幼时的我特别喜欢家乡的奇闻趣事,爱听姑姑讲被放进竹篮挑回老姑家的故事,也爱吃邻居裹脚老奶奶的黄谷乱。欣赏春日里铺满河滩保温膜的瓜地,心疼烈日里灼伤腹背的瓜农,担心整夜未眠浇田的人们。那些长年奔波劳作在田间的人们常常顾不得安养生息,丰收后的他们笑逐颜开,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里是块风水宝地,官宦有,文人墨客也有。我的先祖爷爷曾金匾盈门,光宗耀祖,却依然谦卑和善心系百姓。面对家国封赏,他全然捐献,一生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兢兢业业在城隍。他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实地考察设计图纸,说服村民们集体出工,修筑元亨渠,上引漳河水,大旱之年灌溉保浇地五千亩,在当地传为历史佳话,当时的县政府敲锣打鼓为他送上金匾“水进士”。元亨水渠一直沿用至今,而他是我引以为傲的先祖家人,是我人生航向中的灯塔,前行途中的风向标。老宅里长大的我深受感悟,记得懵懂儿时,在上一辈亲人们的呢喃中,在散落角落的雕石上……那沧桑老院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似乎在无言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残酷。我常常会一个人摆弄大宅门上的木制防盗开关,去感受古人高超的智慧;会站在二道门前,欣喜自家栩栩如生的浮雕……踱步前门,想象先祖爷爷每次回家,踏上下马石时威风凛凛、高大威猛的气势。如今,挂在大前门上熠熠生辉的金匾和烈士之家的黄牌子早已不知去向,可老院里的马窑让曾经繁荣景象又一次浮现于脑海。仰慕之情,常念心间,不禁暗自呢喃,如今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了,我立誓像先祖爷爷一样有思想、有作为,做个乐善好施的有用之人。

这里有元代古庙,又被评为国家级古村落。站在凤凰山一揽全景,你会发现,这里山清水秀,地势绝美,水土丰满,冬暖夏凉。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引领下不仅农业发展有规模,旅游业也紧跟黎城县“走在前列,争当示范”的指向灯,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乐宜游魅力花园的亮点乡村,村里立足绿色康养。随着科学康养的不断普及,村民们赶上新农村发展的步伐,改造新街道,尝试新品种,规模种植与销售,打造高标准无土栽培采摘产业园。如今,本就勤劳的村民们越来越有了新希望。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里,年轻夫妻返乡创业干劲十足。傍晚灯光照亮广场,大爷大妈们扭起秧歌,曲艺爱好者拿起话筒开直播……随着社会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目标不断前进,乡村人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实现共同富裕,振兴美丽乡村的道路上,这里一定会变得更加殷实富足,欣欣向荣。

一阵嬉笑声传来,大街上五光十色,一场北方独有的雪仗又即将启幕……此刻,我多想化身一只送喜的飞鸟,飞回凤凰山,飞回桃园河边,飞回东家西家,去看看大雪中历尽艰辛上学必经的大坡,去看看大雪下麦秸垛里的小窝,去看看大雪时在校园罚站的凄凉……

又是一季冬雪时,多想再重走一次曾经,可如今的我们都各自天涯。太行山边浊漳河畔的美丽村庄——黎城县路堡村,一个充满童年记忆的地方,一个让人时常相思和惦念的地方。我深爱我的家乡,那里所熟悉的一切,都是心中最美好的时光。愿这个养育过我的古老美丽的村庄,越来越宜人,越来越辉煌!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