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1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家乡的砖瓦窑
2020-07-10 10:01:17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王全峰

  砖瓦作为建筑行业的必需品和传统技艺,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物质文明进步的承载形式之一,在人类远祖由穴居野处走向上栋下宇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无法比拟的作用。从考古资料看,我国从三千年前的 西周就开始在建筑上使用砖瓦,周公庙遗址 就有大量空心砖、条砖、板瓦。秦代,砖已较多地用于建筑。西汉制砖业除官营外,民间生产也有发展。前期空心砖比较流行。东汉时期,由于小条砖制作容易,承重性强,砌筑方便,应用灵活等优点,逐渐代替了空心砖。魏晋以后,小条砖应用更为广泛。瓦作为重要的防水材料,始于西周早期,秦汉时期是瓦当发展的兴盛阶段,所以有“秦砖汉瓦”的殊称。

  千百年来,砖瓦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 展,其重要作用不断得到体现。从万里长城,到雄关要塞,从古墓遗迹到宗教寺院,从皇城宫殿到富商大院,从工矿机关到百姓住宅,大到琼楼玉宇,小到圈舍灶台,使用范围之广,用量之大,型制之多,可以说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古朴沧桑,斑驳陆离,足以说明砖瓦在人类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它凝结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承载着古老的传统文明,展现着丰富的建筑技艺。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砖瓦在建筑上的使用规模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的 不同阶段。由土窑洞、毛草屋、泥巴夯土墙,到土木结构、砖木结构以至砖混结构的民居,砖瓦使人类的居住条件发生了质的飞跃,折射出生活提升变化的轨迹。同时,砖瓦也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贫富的差距。建房修屋,砖瓦一直是必备的建筑材料。经济条件差的,砖的用量也相对较少,砌墙以胡基(土坯)为主,墙根只有三层砖、五层砖,好一点的七层砖,有的只用砖块砌柱砌边。而富裕人家则是一砖到顶,蓝宅三进。富商大户更是飞檐反宇,朱薑碧瓦,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建房历来是百姓生活的大事,对于农民来说,房子就是安身立 命的地方,重要程度不亚于娶妻生子。不少家庭奋斗多年,省吃俭用,攒钱备料,无论如何也要有一个像样的房子。这既是生存需要,又是体面的象征,更是谈亲论婚的重要条件,因房屋破烂婚事告吹的事例不胜枚举。即使现在,单身汉找对象结婚,有房有车几乎已经成了一种硬性要求。就算经济实力不济,承担不起城市里的房价,也要在农村有一栋修建完好,装修体面的房子。总之,这都与主体材料一一砖瓦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长期在别人家寄居,直到六十年代中期才勉强盖了三间土坯瓦房,墙体以胡基为主,夯土围墙,土洞前门,那时候青砖像是一种奢侈品,用的很少,只在根基和墙角等关键地方使用,不是没砖,而是没钱。

  改革开放之前的大集体时期,砖瓦窑是最重要的建材基地,是农村广泛存在的工副业,也是生产队的重要收入来源。家乡的砖瓦窑位于青岗岭的沟道里,背倚台堀,土层较厚,质地优良,容易采挖,窑前地面开阔,地势平坦,开展砖瓦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做砖制瓦的匠工大多是来自河南、山东,他们凭着这种手艺成了砖瓦厂的把式, 在厂子旁边的窑洞安家。一住几十年,拖家带口在此落户,成了生产队的成员。

  制造砖瓦的首要工序是泡土制泥。在潮湿的作坊(窑)内,先将所取的黄土捣碎筛选,剔除杂质,放水浸泡,然后用脚在上面反复踩踏,使其充分搅匀,排除空气,变成粘稠且有韧性的泥膏,富有弹性而不粘手,柔软适度散发出浓浓的泥香味,这种熟泥才可以使用。制砖坯当地人称倒砖。传统制砖用的是砖斗子,一个长约七十厘米,宽约二十厘米的长条木盒,分隔为三个槽框,将和好的泥块甩进槽内,然后用木条刮平,两手抓住砖斗子两头,到铺了沙子的平整场地上一翻,将砖斗子提起,三块砖坯就留在了地面上,如此重复,砖坯就整齐地排列在砖场。让其自然晾晒到一定硬度,用手扳起来垒成一排排砖架,使其自然彻底风干。

  制瓦工序稍为复杂,先将和好的熟泥堆成泥墙,窗口有一个铁底转盘,中心是一个直径约二十厘米的木轴,拿一个木制瓦筒套其外,瓦筒外绷有一层用粗布制成的瓦布,瓦工手拿一个绷有铁丝的瓦弓,在泥墙上面稳稳一拉,钢丝削下两厘米厚一层泥片,用手扶起来糊在转盘的瓦布外面,拨动转盘,手醮清水,边转边抹,边用木板拍打严实,直到匀称光滑之后,再拿一个头上有钉子漏出的木条,立着贴在瓦坯上,旋转一周,钉子划出一个等高线,将上边多余的泥 渣扔掉,手握瓦筒把一提,连同瓦布和瓦坯一并取下,提到外边的场地放下晾晒。这一环节一般由两人配合作业,一人负责制作,一人负责提筒晾晒,有多个瓦筒循环使用。瓦坯稍硬时将瓦筒松开取下,然后去掉瓦布,就剩瓦坯继续晾晒。因为瓦筒上有四个木棱,也就在瓦坯上留下四个槽印,将瓦坯筒均匀地分为四片。稍干之后,瓦匠再用带有钉子的木条沿槽印划开,待彻底晾晒干透后,工人们用手在瓦坯筒子外轻轻一拍,沿四条槽印分开四页瓦坯,最后存放到房间备烧。

  家乡的砖瓦窑是馒头形的土窑,也称罐罐窑,一大一小两个,窑顶中央有一个天井,下面建有炉道炉膛,将风干好的砖坯和瓦坯运进窑内,排列码放,砖坯与砖坯之间、砖坯与窑壁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隙,便于烧窑时均匀火势和顺畅排烟。最后将窑口和天井封死,从炉膛点火焙烧。

  烧窑是至关重要的流程,技术性强,说是“成败在此一举”并不为过。稍有不慎,要么半生不熟,要么一堆废渣。一般是先在洞口点烧柴火预热,经过一天预热,窑内温度逐渐升高,再换火力更猛的煤炭烧制,窑堂内一片火红,袅袅青烟从窑顶的多个烟囱中腾腾冒出,慢慢地消失在天空中。连续焙烧七 天七夜,成熟之后停火汹水,前后历时十多天,即可大功告成。打开窑门,砖是四棱见线,瓦是敲之叮叮,颜色纯蓝,质地坚硬。从黄土到成品,手工制作砖瓦工序确实复杂, 包括选土、碎土、筛土、和泥、醒泥、堆泥、制坯、晾坯、选优、装窑、焙烧、泅窑、出窑等十多道工序,非常麻烦,费时费力,尤其是烧窑泅窑更要谨慎小心,粗心大意就可能使辛辛苦苦做成的砖瓦前功尽弃。当大家看到窑场上摞起的一堆堆一排排青蓝砖瓦时,个个脸上都挂了丰收喜悦之情。一块砖虽然销售价格只有几分钱,一年产销上百万块,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舅父也是一个砖瓦匠,制坯效率高,烧制技术好,秉性耿直,吃苦耐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河南来到陕西,在当地多个砖瓦厂干了多年,起早贪黑,披星戴月,黝黑的皮肤上沾满了泥土,每天重复一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独自作业,默默无闻,自食其力,维持生计,在烈日炎炎和风风雨雨中度过了近三十年光景,经历了从手工制作到机器生产,从计件打工到承包 经营的转换过程,把人生的大半辈子献给了砖瓦窑,但最终自己并无多少积蓄。如宋梅尧臣《陶者》所描写:“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而他那勤劳又俭朴、坚毅而固执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象。

  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建筑结构 的快速变化、环保政策的逐渐调整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加之各级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快步伐奔小康,人们的住房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砖瓦制作工艺已经不复存在,馒头窑已经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的大型窑厂,作为一种时代产物,渐渐淡出了众人的视线。但是,昔日的艰苦历程却依然历历在目,制砖人的那种勤劳吃苦的精神始终激励我们前行。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13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