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1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白鹿原》为何能成为经典
2020-06-11 14:27:44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白鹿原》首版问世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中学生,当时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书。大约是在2000年前后,我第一次读到了《白鹿原》。因为年轻,荷尔蒙分泌正旺,阅读的兴趣便集中在“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一点上,而未能领悟斯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样又过了二十年,今春因为疫情缘故,我集中阅读了一批大家公认能够代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水准的长篇小说,特别是和《白鹿原》同一时期诞生的其他作家的作品。阅读完这批作品,我清晰感觉到,在这些所有的作品中,写得最好的还是《白鹿原》。有几部作品尽管写得不错,也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但实事求是地讲,它们压根就和《白鹿原》不在一个思想吨位上。

  二十年后重读《白鹿原》,内心受到的那种震撼持久而强烈,以致于很多时候忍不住要流下热泪。就阅读的整体感觉而言,我的感受可用两句话来概括:《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巅峰之作;《白鹿原》为乡土中国树碑立传。

  正如文学评论家白烨先生所指的那样,《白鹿原》是一部总括了新时期中国文学全部思考、全部收获的史诗性作品。关于《白鹿原》是否能构成史诗性作品一度曾有过争议,这里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说,对于这个问题,今后我们不需要再做任何讨论了。如果说《白鹿原》还够不上是史诗性作品的话,那么请问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还有哪一部作品可以称为是史诗性作品?在我看来,《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经典作品中很特殊的一部,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立足于所要描写的那个时代,而又超越了那个时代;它包含了一切的文学性,而又超越了一切的文学性。

  《白鹿原》一书成功塑造了白嘉轩、朱先生、冷先生、鹿子霖、田小娥、黑娃、鹿兆鹏、鹿兆海、白孝文、白灵、鹿三等众多人物形象,其中尤以白嘉轩为代表。白嘉轩是《白鹿原》一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全书的主人公,也是寄托了作者理想和情怀的灵魂人物。书中呈现出的白嘉轩的“族长”形象,具有很大的象征性,意味深长。对这一人物的分析不能只就文本谈文本,而是要透过表面的故事情节,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仔细体会文本之外的“弦外之音”。白嘉轩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精神存在。他身上包含了太多东西,已不是一个单纯的人物形象那么简单。有时候他只是一个个体的人,有时候他又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白嘉轩由凡入圣的过程,既是他个人生命和人格的成长史,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成长史。发生在白嘉轩身上的一切好的和不好的,光彩和不光彩的,理性和非理性的,种种的行为和思想,实际上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秘史”。

  《白鹿原》旨在为我们这个民族树碑列传,它忠实地记录了我们这个民族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为我们活画出一幅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社会形象的历史画卷;它既是一部家族史、风俗史、个人命运的沉浮史,也是一部浓缩了的民族命运史和心灵史。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金松岑先生认为,没有历史根底,文章写不深,也写不好,其极不过华而不实。因此他主张写文章的人必须要精读“四史”:“《史记》单行之气盛,为韩、柳古文之先导;《汉书》庄重,多偶句,开六朝骈体;《后汉体》典雅;《三国志》精劲,都是非读不可的。”过去的作家都是文史不分家。文章要写得好,一定要有史学功底。单就文学而文学,是写不出真正意义上的能传之后世的东西。写作的“历史意识”,这一点在《白鹿原》一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说基本实现了作者援引巴尔扎克名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以此来表明自己心迹的这一创作动机。关于这一点,陈忠实先生在他的创作手记《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一书中有详尽叙述,兹不多言。如果说作者仅仅只是做到了“忠实记录”这一点,那么《白鹿原》还算不上是第一流的作品,还构不上是经典。《白鹿原》一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能够打破时间、政党、国家、民族等诸多因素的局限,具有持久性和超越性。这样的作品自然经得起时间和人心的考验,融入历史的长河,最终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朽经典之作。□史飞翔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13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