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1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儿时中秋
2019-09-18 13:34:37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杨宁

  儿时的中秋没有假,但在农村因为收获有秋收假。因为地里的玉米正好在中秋前后黄得垂了头,所以秋收假便与中秋不期而至。

  那时候,村庄外是一望无垠的庄稼地,除了零星的地方种植黄豆外,大片大片的田野几乎都是林立的玉米地。每到中秋,田间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那时的村子还没有三轮车,收获的玉米和柴禾全都靠架子车从地里往回拉。于是,充斥在中秋的景象便是田间地头和路上那满载沉重的架子车。一口袋一口袋的玉米棒,装得如山的玉米杆,让一辆辆老架子车们在路上走得气喘吁吁……

  大人们在地里掰玉米,挖玉米秸秆开路,年幼的我们啥也干不了,便在地里逮蛐蛐。逮住一只,接着逮第二只;逮住一只大的,接着逮更大的;逮腻了圆头的,便开始逮那种平头的蛐蛐。一旦逮起蛐蛐,我们便天不收地不管,把父母的警告早当成了耳旁风。在挖倒的玉米秸秆堆上猛踢一脚,蛐蛐便喷涌而出,眼花缭乱中左顾右盼寻找目标,一旦选定目标便连扑带跑,单腿跪地,双手下捂,左右匍匐前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白天掰玉米、拉柴禾,晚上便加班剥玉米棒子。空旷的院子里,收获的玉米早已堆成了山,灯光伴着中秋的一轮明月,全家人说说笑笑,露脸的玉米棒在母亲灵巧的双手下一个个被拧成了长长的大辫子。当玉米一圈圈绕着树悬起来,高高地在树杈架起来,如画的秋收美景便弥散开来。

  中秋前后,对于我们这些长在甘河岸边的孩子们来说,还有另一番牵挂,那便是河岸上红起来的酸枣。酸枣开胃消食,吃不了多少,重在摘酸枣的乐趣。爬硷下沟,棍打绳钩,越是艰难,越是难以企及的位置,越让我们男孩子有挑战的欲望。三五成群,摘满衣兜,最后索性脱了外套来放酸枣。除了酸枣,河岸还生长有许多野生的枣树,偶尔碰见那种个头不大却很圆的枣时,我们便喜出望外。这种枣可以堪称冬枣的鼻祖,咬一口脆爽香甜,肉多核小,让小伙伴们欲罢不能。摘完酸枣,大家按劳分配,一部分给家人享用,一部分拿到学校与班里的同学分享。

  传统农耕时代,中秋时的明月照耀在忙碌的乡村上空,诗意和团圆都在收获的喜悦中。时代在发展,中秋的意义持续丰富化,相比那个落后的年代,儿时中秋变得渐行渐远。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13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