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老街
日期:2025-11-17   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郑长春

  一座老城承载着一个地方的灵魂和记忆,一条老街见证着昔日的繁华和变迁。因为媳妇老家在紫阳,我便对紫阳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多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并有幸在这座江边小城收获了难忘的宁静与美好。这座隐匿在秦巴山地的小城,像一幅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画卷,展示着独特的陕南风情,尤其是东城门下面的那条老街,青石铺阶,曲径通幽,漫步其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紫阳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几座横跨汉江的桥梁,宛如凌空而起的飞龙,把方便带给了这里的山民。江边的山体阳坡上,鳞次栉比的楼房、一条条蜿蜒的石板路,这便是依河而生、依山而建的老街。

  记不清多少次,我从东城门到紫阳港去,或从紫阳港往东城门归,光滑如玉、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石板下,生满潮湿的苔藓,一缕清泉从苔藓的石缝里渗出,一不小心踏上,便发出“吧唧、吧唧”的脆响,若不紧紧抓住路边的树枝或扶着一块坚固的石头,恐怕非要摔倒不可。我行走在这样的巷道里,仿佛在穿越一条意味深长的历史隧道。因地势造就,上下串联、纵横交织的巷道也是梯道,层层石板相扣,条条石巷贯穿,像潜伏在老城躯体上的脉络穴位,于光影交错的空隙中展示着老街的今生。

  入一城世相,品一城烟火,揽一城风华。踏入老街,尤其在雨雪纷飞的天气里,仿佛踏入了一方被岁月尘封的禅境。老街上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透着悠悠古韵,宁静而深远。在巷内踱步,鼻尖迎来的是吊脚茶楼里悠悠的清香,像沁人心脾的优美旋律,将所有的尘世纷扰都隔绝在外。微风拂过,那些混杂着土腥味、草木味的幽香,轻触肌肤,也轻拂内心的每一处角落。此时此刻,时间仿若静止,内心愈发澄澈,杂念皆消,只留下那份纯粹的安然与祥和。

  有人说,要想留住一个人的心,首先要留住这个人的胃。老街里,只要有一家风味地道的饭馆,吃货也会沿着七里八拐的巷道纷纷而来。其实,生活里的很多“小确幸”,往往都藏在热气腾腾的美食里。每一道精心烹制的菜肴,都是平凡日子里的光,一口下去,都是幸福。在这条老街上,有一家老两口经营的店,他们做的浆粑馍让我难忘。浆粑馍作为紫阳人的传统小吃,选用嫩玉米磨浆蒸制而成,色泽金黄;而大米磨浆蒸制的则呈现雪白质感。二者均散发着天然的酸甜风味,堪称当地色味俱全的独特美食。

  在群山环绕、绿水长流的紫阳城里,天空的蓝,没有一丝杂质。时而有鸟雀飞过,优美的身姿、清脆的鸣叫,让幽寂的紫阳山城风情无限。为打造紫阳老城,县上选用紫阳板石精心铺设校场坝、十字街、老邮局、新华书店、文化馆等周边巷道,并安排专人每日清扫,确保环境干净整洁,让老城焕发新生。

  夜幕为紫阳城披上梦纱,华灯初上时,万千灯火在青砖黛瓦间流转。这方承载千年风雅的古城,静候八方来客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邂逅。一街两行,灯火通明,无论是商店门楣、树木枝丫,还是电杆周身,一盏盏灯把夜色驱逐,营造出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隔江的文笔山与紫阳阁灯火相映,校场坝的红色标志与汉江画舫共筑夜景。最让人羡慕的,是街边的住家户,他们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上一些花草,或拨弄一块菜园,或营育数株果树,过着淡雅的田园生活。还有一些爱吃、会吃的美食族,不管风吹日晒,无论春夏秋冬,都坐在江边钓河鲜。他们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人生想得开、看得透,一支鱼竿钓出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休闲,为生活增添了品质。

  一条老街,可品古今;一方庭院,且听风吟;一壶清茶,悠悠我心。其实,幸福不在远方,它就在我们掌心的温度中,在慢煮时光的烟火里!

责任编辑:白子璐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