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11月10日,一则来自广州的消息,为西安铁路局职工带来了特别的温暖——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会荣获“2021-2024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而在几百公里之外的秦岭巴山深处,一项延续了44年的体育传统,正是这份荣誉最生动的注脚。
深山里的“小奥运”
“第一届运动会,我们就在站区那个简陋的篮球场上比赛,总共只有5个项目。”一位巴山老职工回忆起1981年的首届运动会。谁也没想到,这个起初只为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的尝试,会延续44年,成为职工口中的“小奥运”。
如今,这个运动会已发展成为涵盖16个项目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场地从最初的400平方米篮球场,扩展为集羽毛球、篮球、足球等为一体的2000余平方米多功能运动场。巴山铁路职工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那份拼搏进取、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始终如一。
巴山铁路人用体育聚人心、提士气、强精神,把体育精神融入安全生产,将“担心线”养护成了“放心线”。他们创造了管辖的襄渝铁路44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纪录,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291项。这场深山里的运动会,如今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群众体育运动品牌。
融入日常的体育风尚
西安铁路局的体育画卷,远不止巴山一隅。
2024年,贯穿全年的第三届职工运动会成为西铁人热议的话题。959场比赛,3260名运动员参与,64个单位联动——这些数字背后,是职工们高涨的运动热情。
线上健身同样蔚然成风。“现在每天打开App打卡,和同事们比比步数,已经成习惯了。”一位女职工笑着展示她的运动记录。西安铁路局结合新时代特点,依托手机App平台持续开展“职工线上大众体育活动”,设置健步走、骑行、跑步、AI跳绳等20个项目。目前,全集团已有4.3万名职工常态化参与线上健身,在“全国职工线上健身运动”活动中位列同规模单位榜首。
除此之外,各站区还连续四年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节,形成了692支文体兴趣团队,织就了一张覆盖全线、充满活力的健身网。
建在身边的运动场
在西安铁路局管内,272处文体场馆如繁星般散布,总面积23.58万平方米的运动空间全线覆盖,全部免费向职工开放,成为铁路人和家属的“健康驿站”。
为了明责立标、以管促用、以用促效,西安铁路局制定了《标准化文化体育场馆实施办法》,坚持“一馆一案”,确保每个场馆天天都开放、月月有活动。
如今,无论是在繁忙的大型站区,还是在偏远的沿线小站,职工们健身运动的身影随处可见。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从一句口号,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日常。
体育的魅力,在于点亮寻常日子,让每一个拼搏的身影都闪闪发光。而这份国家级的荣誉,不仅是对四十四载坚守的肯定,更是对千里铁道线上那无数个活力瞬间的最好见证,也将续写西铁人与体育的不解之缘。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