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煤海深处的“基石” ——记冯家塔矿业公司综采队队长武岗
日期:2025-10-28   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

  10月15日,在冯家塔矿业公司的井口,记者看到夜班工人升井时,人人手中都攥着一个垃圾袋——这是综采队多年不变的习惯,也是队长武岗提出的“抓细节、树作风”工作要求的一个缩影。

  从青涩的采煤工人到公司总经理助理、综采队队长,19年来,武岗把青春与汗水洒在百米井下,用“安全为天”的坚守、“攻坚克难”的闯劲、“传帮带教”的热忱,在煤海深处刻下属于劳动者的奋斗印记。

  “一支队伍不是管出来的,是领出来的。”这是武岗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管理工作的准则。多年前,综采队刚由两个班组合并而成时,队员间因工作习惯差异时常产生分歧。为破解这一难题,武岗创新推行“交叉作业制”——将原两个队伍中同岗位的人员重新编组、协同作业,让队员熟悉磨合。他自己更是带头冲在一线,井下最苦最累的活、最复杂的技术难题,他总是第一个上手。

  渐渐地大家从“各干各的”变成了“互相补台”,会议室里“团结友爱和谐平安”的标语,真正成为综采队队员们的写照。

  不仅如此,武岗还在“夜课学堂”授课,把自己在井下工作中总结的支护技巧、设备故障排查方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工友。在见习技术员温浩洋眼里,“武队长的课全是‘干货’,下井遇到问题,一想起他讲的技巧就有底了。”

  武岗深知,每一次下井,他肩上扛的不只是生产任务,更是全队150多名兄弟的生命安全,和背后150多个家庭的期盼。

  在他的带领下,综采队建立起“班前安全宣誓、班中动态巡查、班后复盘总结”的全流程安全管理机制,把“安全第一”的理念刻进了每个队员心里。

  煤矿井下作业,每一个难题都是对智慧与担当的考验,而武岗总能成为破题的“排头兵”。今年2月底,3209工作面推采至浅埋风化区,顶板破碎严重,生产进度一度停滞。

  “不能等,不能退!”武岗立下军令状,连夜组织技术骨干召开会议讨论,重新调整采煤工艺,加强顶板管理。接下来的43天里,武岗和队员一起抡大锤、砸木楔,最终,不仅安全回采312米,还实现“零事故”通过风化区,为矿井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武岗看来,“实干”不是蛮干,还要有“创新”的巧劲。针对1406工作面设备老化问题,他首创“抢修队伍模式”,组建专职技术抢修组,让设备故障处理时间缩短近40%;他还创新三机设备解体和回撤液压系统方案,刷新了单日回撤66架、单班33架的矿井纪录……19年来,他牵头推动的技术创新达20余项,从“人工采煤”到“智能综采”,他见证并参与了矿井的每一次技术跨越。

  多年扎根煤海深处,武岗就像坚实的基石,用行动诠释着“勇挑重担”的劳模精神。他获评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为冯家塔煤矿的发展贡献着力量,也为无数煤矿人树立了榜样。

责任编辑:白子璐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