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

王佑江在维修光纤熔接。
“王师傅的技术是杠杠的!”“我们的装维服务质量都是王师傅抓上去的。”“王师傅是个好教练,带出了很多好徒弟。”……在中国电信渭南分公司,每每提到王佑江,不少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王佑江是中国电信渭南分公司综维中心的技术工程师。入职以来,他三十六年如一日,潜心钻研装维技术,高效处置疑难故障。同时,他还充分发挥技能专长,开展辖区内装维人员的技能培训,牵头打造创新工作室与金牌服务工作室,荣获“中国电信陕西公司创新能手”称号。
实践锻炼出真知
入职以来,王佑江栽过电杆、修过外线、做过装维……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虽不相同,但在他看来,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要尽职尽责。“至少在业务技术上,我一定要过关!”11月4日,王佑江坚定地说。
近年来,通信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对维护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王佑江而言,这意味着要面对年纪渐长、学习新技术节奏放缓的挑战。“学无止境,我们这行说到底就是多干多练,实践才能出真知!”他常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
每当公司引入新设备、新终端时,都会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培训,王佑江总是第一个凑上前积极求教,不懂就问,始终坚持从学中干、在干中学。
通过对设备、终端的反复操作,王佑江对这些物件愈发熟悉,他开始尝试保养维修光纤熔接机、光猫等设备,后来甚至摸索着组装光纤熔接机。
“这些设备坏了特别耽误事,不仅要花钱找厂家维修,还得长时间等待,自己能修的话,既能省钱又能省时间!”截至目前,王佑江已先后维修光纤熔接机450台、光猫2000余台,为公司节约成本约30万元。
技术精湛解难题
不懈的学习换来了过硬的技术。作为公司里公认的“技术大拿”,王佑江一直被同事们所称道:“有技术问题就找王师傅!遇上‘疑难杂症’,王师傅出马准能解决!”
一次,辖区蔺店镇有客户报修,称固话出现故障,不仅接打不通,还影响了网络使用。
同事上门检修后未能解决问题,王佑江随即赶赴现场。他用笔记本连接光猫,逐一排查,最终发现故障原因是光猫内缺少语音通道。随后,他立即手动添加语音通道,问题当场迎刃而解。“其实很多故障难就难在排查,找到故障点后处理起来并不复杂,我就是维修经验相对丰富一些。”王佑江笑着说。
还有一次,辖区田市镇用户出现网络频繁掉线问题,故障已持续约一个月,多次排查检修均无成效。王佑江到现场后,先详细询问故障现象及前期处理过程,经过分析判断,初步断定是ONU设备(光纤用户接入设备)出现问题——他怀疑前段时间OLT(光线路终端)升级后,某品牌ONU设备因数据不兼容导致频繁掉线。
经过一系列排查操作,最终证实故障原因与王佑江的预判完全一致。经过他的专业检修与处置,这个困扰公司一个月的难题,仅用两个小时就得到了解决。
薪火相传促提升
凭借出色的技术,王佑江在装维业务领域大显身手,但他从不藏私,总是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技术经验传授给身边同事。
公司任命王佑江为首席教练,以他为核心成立创新工作室、金牌服务工作室,并推进建设装维服务实践基地,专门开展新进员工及维护人员的技能提升培训。
“培训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普惠性的。比如辖区内分公司希望我讲解‘光猫’维修技术,我就针对这个主题上门授课,确保大家听懂学会。另一种是依托金牌服务工作室,重点培养技术骨干。比如围绕某个具体技术难点,由辖区分公司选派技术人员到工作室来,我们这边工具、材料齐全,就手把手教,直到他们完全掌握为止。”王佑江介绍道。
王佑江的培训内容兼具技术干货与实战经验,讲解得格外细致。以某类故障为例,他会逐一列出可能的原因,说明每种原因的处理方法、所需工具及注意事项……近年来,他已为全市新进员工和维护人员开展技能提升培训180余场,培训人数达5000余人次。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