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装配工:搭建钢铁骨架的“裁缝”
日期:2025-09-24   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文/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

在智能化、数字化持续重塑建筑行业的当下,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钢结构装配工的身影逐渐显现。他们是量校钢铁的工匠,更是搭建城市“钢铁骨架”的核心力量。

9月16日,记者在中铁一局集团物资工贸有限公司钢结构制造分公司见到朱建华时,他正握着卡尺核对钢构件尺寸。2004年,刚从技校焊接专业毕业的朱建华,得知家乡附近新建的大型钢结构加工基地招工后便报了名,从学徒焊工起步,一步步走进钢结构装配的世界。

钢结构装配工是随着建筑工业化发展而涌现的新兴职业,逐渐从“力气活”转向“技术活”——不仅要会拼装,还得熟练操作激光定位仪、数字扭矩扳手等先进设备。朱建华也跟着转型,从拥有单一技能的焊工,成长为懂识图、会装配、能协作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一名钢结构装配工,首先要会识图。朱建华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摊开施工图纸,指尖在整体图、剖面图的承重节点上反复摩挲。“图纸里藏着每个构件的‘身份信息’,差一度角度、一毫米尺寸,到了现场都拼不拢。”遇到双曲线构件这类复杂零件,他会用红笔圈出15度倾斜角等关键数据,“装配工得有让图纸变实物的想象力,不然,再精确的尺寸也落不了地。”

进入装配环节,他按图纸找到对应钢板,一手拿尺测量、一手固定位置,随后放下尺子拿起焊枪,焊枪喷出的火花在钢构件上留下明亮轨迹。作为焊接专业出身的装配工,他经常还补位处理构件对接的微小缝隙,焊完后总会用小锤轻敲焊缝,听着清脆声响判断牢固度:“焊缝不能有气孔,这是关乎结构安全的底线。”

遇上大件装配,朱建华还得和起重工默契配合。“先用对讲机指挥塔吊把构件吊到指定位置,等构件慢慢落地,再打开激光定位仪,让红点对准螺栓孔,另一只手则用撬棍轻轻调整。”他介绍,孔位对齐的瞬间最关键,必须立刻插入临时螺栓固定,“慢一秒都可能因为风力或重心偏移出问题。”

在钢结构施工中,钢结构装配工是不可或缺的协同枢纽——与焊工、铆工组成“铁三角”。“我是搭架子的,负责定位组装;焊工管连接,把构件焊牢;铆工进行紧固,用高强螺栓锁死。”在他看来,合格的装配工必须懂上下游工种的活儿,不然协作时容易“卡壳”,耽误整个工期。

在城市里,那些撑起高楼的“钢铁脊梁”,都是钢结构装配工一块一块拼出来的。而朱建华正是将设计蓝图转化为实体结构、支撑城市建设的执行者中的一员。

朱建华(中)与同事现场讨论。

进行钢材料加工。

测量加工材料。

扫二维码看精彩视频

责任编辑:白子璐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