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五月的米脂,晨风轻拂,草木葱茏,一派生机勃勃。
5月14日上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姬巧玲的办公室电话响个不停。“参赛队伍名单确认了吗?场地布置和安全预案再落实一遍。”她一手接电话,一手快速翻动开幕在即的榆林·米脂“小米杯”职工钓鱼邀请赛活动方案,语速飞快,干脆利落。
这位2020年上任的工会“当家人”,言语间透着股“把事办实”的麻利劲儿。在她看来,工会工作无边界,“哪里有问题,我就要去解决”。这份“爱管闲事”的责任感与热忱,把米脂工会的温暖触角精准延伸到了劳动者身边。
“筑梦”:让爱心接续传递
谈及工会工作,姬巧玲眼中闪烁着光芒。她最珍视的“作品”,是联合榆能集团工会发起的“筑梦工程”。这项工会与企业共创的助学公益项目,在全省属头一份——精准帮扶困难职工、农民工、劳模家庭中品学兼优却无法纳入“金秋助学”帮扶范围的一本大学生。每人8000元资助金分四年发放,核心是“爱心传递”:每位受助学生须承诺,在毕业五年内,资助一名贫困大学生。
起初也有家长不解:凭啥要孩子将来再掏钱?姬巧玲耐心解释:“这不是债务,是爱的接力。工会不能只当‘发钱机构’,得让温暖循环起来。”
如今,“筑梦工程”作为推动“金秋助学”活动向纵深发展的生动实践,已成为米脂工会一张闪亮的公益名片。它远不止于资金支持:寒暑假座谈会、感恩志愿活动……姬巧玲织起一张温情的网,紧紧联结起受助学生与捐助者。
“在去年资助金发放仪式上,受助学生与资助人‘挽臂’环节,一位资助人当场落泪。”姬巧玲回忆。五年,120名学生,96万元助学金,数字背后是滚烫的情谊。“任重道远啊。”她感慨道,“工会工作得用心才能长久,才能实实在在地为职工带来温暖和改变。”
攻坚:打造物流“洼地”惠农
“运费比果子还贵,农民咋挣钱?”面对农产品上行的物流痛点,姬巧玲萌生大胆想法:由工会牵头,整合资源,打造“南六县”农副产品快递物流洼地。
说干就干,她带队深入全县9家物流企业、10家快递企业调研,反复沟通,引导企业降费让利担责任,最终形成《米脂县快递物流助农惠农工作试行方案》。带着方案,她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快递降费助农涉及多家单位,一家牵头有困难。我们刚成立了快递物流行业工会联合会,有一定基础,愿牵头落实,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由县总工会牵头,联合财政、交通等多部门,推出农副产品快递降费政策。工会会员企业浩文物流仓储有限公司扛起执行重任。核心是“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如今,农户散单3公斤内12元降至6元,外县电商微商3公斤内3.8元降至2.4元。“企业看似让利,实则是薄利多销。”姬巧玲说。
效果立竿见影:两年内,县内农产品散单量暴增382%,外县电商单量激增342%,周边县区米脂快递公司增加18个,多家电商平台入驻米脂。“现在每天进出港快件近10万件,发5趟车。”浩文物流负责人说,“南六县”快递物流洼地悄然成形,困扰农民的物流高成本难题,在工会的穿针引线下,找到了解决方法。
建“家”:让工会有温度有活力
“我一定要让米脂县大街小巷的工人都成为工会会员!”姬巧玲语气坚定地说。在她的推动下,近年来,快递物流、美容美发等10余个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联合会在米脂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每个行业工会成立,县总工会都拨付2万元启动经费,每名工会会员都能收到入会大礼包。
“不光要建起来,更要管起来、活起来。”她深谙此道。美容美发与快递工会签订互惠协议,对工会会员彼此优惠;每年农民丰收节,别开生面的农民工趣味运动会准时开场,“背婆姨”“抛绣球”的欢笑洒满高西沟村与杨家沟村广场;为激励学习,工会向取得学历提升的各行各业劳动者发放“求学圆梦”补助金……
变化悄然发生。“以前职工找工会就问‘发啥福利’,现在问的是‘有啥培训’。”姬巧玲笑道。更让她欣慰的是那份信任——去年一位美容美发从业者想更换门店招牌,径直找到她:“姬主席,这事能帮帮我吗?”在她看来,工会就该是职工“遇事想得起、办事找得到”的娘家人。
采访尾声,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是关于职工钓鱼邀请赛活动细节的确认。姬巧玲抓起电话,迅速投入“战斗”。对她而言,工会工作没有休止符。“儿子老问我为啥总加班?”她笑着说,“我打心底热爱这份事业,只要付出能让大家满意,我就幸福。”
正如姬巧玲常说的:“只要心里不累,身体再累也值。”这位“工会领路人”的脚步,从未停歇。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