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省煤层气新泰公司锚定年度发电目标,在瓦斯浓度波动频繁、雨季多发的双重压力下,以“保安全、抢发电、提效益”为核心,打出安全管理增效组合拳。截至目前,累计发电量达3034万度,完成年度计划的103%,提前近两个月完成年度发电任务。
以安全为基,夯实发电“硬底盘”
该公司将安全生产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起“日排查、周分析、月总结”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针对瓦斯抽采浓度波动大的核心难题,引入了高精度甲烷传感器,实现对输送管网瓦斯浓度的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同时,通过热成像技术、动态调配高低浓度气源,确保了发电机组“吃得饱、吃得好”。
在应对雨季挑战方面,在汛前即完成全厂区排水系统的清淤与加固,对3处重点边坡进行格构梁防护,并组织2次大型防洪应急实战演练,成功抵御入汛以来4次强降雨过程,为机组连续、稳定、满负荷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的佳绩。
以管理为要,激发运行“高效能”
该公司充分发挥调度指挥中心“智慧大脑”的作用,构建了瓦斯气源、发电负荷、电网需求的联动响应机制,通过精准预测、科学调度,使气源综合利用率提升了5%。
在生产一线,创新推行“发电竞赛”,将发电量指标量化分解到每个班组、每台机组,并与绩效奖金刚性挂钩,形成了“班班争发电、人人抠指标”的浓厚氛围。设备管理上,坚决执行“预防为主、计划检修”的方针,利用浓度低、检修等一切可利用的停机窗口,见缝插针地完成设备消缺和维护保养共计42余项,主力机组等效可用系数保持在95%以上,为抢发、多发电量提供了极致可靠的设备保障。
以技术为擎,培育效益“增长点”
在稳固安全与管理的基础上,该公司向技术革新要效益。技术攻关小组聚焦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燃烧不充分、效率偏低的行业痛点,通过对预燃室结构、空气配比进行数十次微调与优化,成功将机组对瓦斯浓度的稳定适应范围拓宽了8%。
这项“微创新”使单机平均发电效率提升了3%,月均增发电量约0.3万千瓦时,创造年化收益逾30万元。技术突破不仅直接提升了发电收益,更实现了节能降耗,使得同等气量下发出了更多清洁电力。 (马晴盼)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