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毛静
8月28日,本报“助力‘三个年’全媒体主题宣传行”走进法士特集团在建项目,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旭耀接受了记者专访。
马旭耀介绍,法士特集团始建于1968年,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变速器生产基地和世界高品质汽车传动系统及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旗下拥有20余家参控股子公司(其中2家海外工厂),在职员工超1.3万人。企业各项经营指标连续22年名列中国齿轮行业第一,重型汽车变速器年产销量连续19年稳居世界第一。
以实干实绩彰显链主企业担当
马旭耀告诉记者,作为省属龙头企业,多年来,法士特集团始终秉持“战略领航、聚焦主业、市场驱动、客户导向、自主创新、协同发展”理念,始终锚定陕西先进制造业强省战略目标,深度聚焦汽车传动、汽车安全、新能源、农业装备、工程机械、智能制造、智能驾驶、高精齿轮等八大领域,在精准投资筑基、传统产业焕新、新兴赛道卡位、未来领域布局等方面精准发力。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5年上半年,法士特集团18个重点投资项目有10个已达产达效,累计完成投资25.6亿元,占计划总额的90%以上。“这一系列投资精准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将为陕西‘链群协同’产业生态注入强劲动能。”马旭耀说。
传统产业焕新加速布局新赛道
在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方面,2024年,法士特集团核心产品持续领跑行业,AMT自动变速器产销量5.5万台,市占率35%;液力缓速器产销超13万台,市占率58%;AT自动变速器产销1万台,市占率70%。企业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全球话语权持续提升。
为加快商用车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研发,加速布局新领域新赛道,2024年,法士特集团新能源变速器产销超3.1万台,市占率45%,产值7亿元;电机电控等业务合计产值超3亿元;智能制造签约0.4亿元,后市场规模达到了10亿元,形成多元驱动发展新局面。
“公司成立法士特罡阳合资公司,精准切入商用车智能转向领域,加速线控底盘产业化,还与上海智元等合作探索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加速培育新产业。”马旭耀说。
重点项目建设构建现代化产业矩阵
马旭耀介绍,为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矩阵,“十四五”期间,法士特集团精准布局新能源、智能传动等新赛道,新能源乘用车高精齿轴产线建设项目、新能源汽车智能传动系统及中试基地、高端农机智能传动系统产业化项目及海外投资建厂等八个项目形成现代化产业矩阵。
马旭耀掰着手指算——新能源乘用车高精齿轴产线建设项目整合存量资源,投资1.23亿元,新增104台高端设备,形成300万只/年新能源乘用车齿轴产能,持续提升产业链本地配套率,不断壮大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智能传动系统及中试基地积极探索“研发-中试-产业化”闭环发展新路径,总投资7.8亿元,形成年产250万套同步器、10万台电机电控综合产能,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智能传动技术新高地。高端农机智能传动系统产业化项目投资3.2亿元,形成年产2000件/日缓速器齿轴、10000套/年福特行星架、2000台/年高端农机传动系统综合产能,聚力突破高端农机装备“卡脖子”技术,助力陕西从“农机大省”向“农机强省”跨越。
“集团将从严贯彻落实中省战略部署,以强根基、谋长远、拓新局、促发展为目标,加速构建传统产业筑基、新兴产业壮体、未来产业拓界的三维一体新格局,为陕西建设西部创新高地、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提供基础支撑,以实干实绩彰显链主企业使命担当。”提及未来,马旭耀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