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创新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三年取得国际(国内)领先技术44项
日期:2025-08-28   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8月2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获悉,近年来,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有效统筹省内科技合作资源,不断丰富完善科技合作方式,“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取得新进展。

  据介绍,2022年,陕西启动了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共建设了3家国家级、15家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中亚、俄罗斯、东南亚、西亚等国家(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合作。近三年,共取得国际(国内)领先技术44项,填补国内技术空白3项,实施技术成果转让30项,孵化科技企业6家。

  在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上,截至目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1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8家。近三年,共组织承办各类国际会议和论坛446场,输出技术223项、引进技术45项,实现国产化替代4项,突破技术瓶颈32项。

  围绕良种繁育、盐碱地治理、粮油作物、生物健康等领域,支持杨凌示范区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建设了12个海外科技示范园区,累计辐射面积超3000万亩。2025年新建成了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吉苹果示范园,完成6057株苗木定植,预计苹果亩产提高300公斤以上,产量比当地果树增产30%以上,实现了中国种苗、设备、技术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示范推广。

  “十四五”以来,陕西每年在丝博会期间策划举办高水准科技展览、成果路演、专题推介等活动。第七届、第八届丝博会上,分别举办了秦创原科技成果路演推介会,现场签订科技合作项目37项,金额近20亿元。今年第九届丝博会上举办了科技创新展,展区面积1万平方米,共有来自250余家企业的1000余件展品参展,展会线下参观人数突破5万人次,充分展示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等工作成效。

责任编辑:王何军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