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从普通技工到集团工会副主席,是企业的技能评价体系给了我向上的阶梯。”8月29日,谈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张超如是说。
自2021年成为全国“产改”试点单位后,法士特集团搭建起从初级工到“法士特工匠”的“五星级员工”晋升通道。张超凭借过硬的实操技能和创新能力,一步步晋升为高级技师、“法士特工匠”,还因突出贡献被推选为集团工会兼职副主席。
如今,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中,法士特集团将产业工人代表的比例增加到33.7%,像张超这样的一线产业工人,能直接参与涉及自身利益的重大决策。
让技能有价值,更要让创新有回报。在法士特齿轮车间,“周旗摩擦环碳布自动粘接机”正高效运转。这套由周旗牵头研发的设备,大幅缩短了工序时长,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超百万元。
“没想到自己的小改进,不仅能获得专利,还能以我的名字命名,更拿到了创新奖励。”周旗的惊喜,源于企业对技能创新的重磅激励。截至目前,法士特集团已命名“张福利拉床去屑法”“付芳红剃刀刃磨精准调整法”等20余项职工创新成果,最高奖励达30万元,让“创新光荣、创效有功”深入人心。
为了让更多工人像张超、周旗一样成长,法士特集团构建了全方位培养体系。“法士特工匠”付芳红每周都会开展“名师带徒”活动,手把手教徒弟们剃刀刃磨技巧。她带教的徒弟中,多人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法士特集团还联合院校推行以“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方式的新型学徒制,让院校优势师资与企业特色培训互补。“法士特云学院”3101门课程随时可学,各类技能竞赛搭建比拼平台,仅“法士特杯”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就已培育出200余名高技能人才,其中多人在全国大赛中斩获奖项。
技能提升带来的不仅是荣誉,还有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法士特集团按星级设置2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月度技能津贴,张超晋升“法士特工匠”后,技能津贴大幅增长,加上创新奖励,年收入比之前翻了近一番。
高技能人才还能享受政策性分房、年金奖励,子女上学问题也由企业协调解决。“学技能更有劲头、干工作更有奔头、过日子更有甜头!”这是法士特2281名通过技能晋升实现收入增长的工人的共同心声。
如今,法士特集团的技能人才队伍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动机”,近300名经“蓄能行动”培养的智能制造人才已投身智能化新工厂,各技能大师工作室累计牵头200余项创新项目、获专利24项。未来,法士特集团将继续通过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激活人才“蓄水池”,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