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马相)从“带胶片跑医院”到“手机调阅云影像”,从价格项目杂乱到统一规范为26项……8月31日,陕西放射检查价格新规正式落地,不仅将X线、MR、PET/CT等七类检查价格调降至国家目标范围,更以“不提供云影像减收5元”的政策倒逼数字化升级,既解决了患者“检查贵、重复查、带片烦”的痛点,也为全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再添关键一笔。
连日来,我市多家医疗机构发布通知,放射影像类检查胶片耗材成本不再打包计入检查费中,全面取消常规实体胶片打印服务,以数字影像(云影像)方式向患者提供影像资料。记者从陕西省医疗保障局获悉,8月31日起,《陕西省关于整合规范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正式落地执行。此次调整不仅将全省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统一规范为26项,实现从“地方话”到“普通话”的标准化转型,还通过价格结构优化、推动数字化升级等举措,切实减轻患者负担,同时为医疗新技术应用铺路。
记者了解到,以往放射检查项目分类较细、数量较多,不同机构计价方式不一,给患者就医和费用核算带来不便。此次整合后,原有项目大幅缩减,同时针对同一检查在不同场景(如设备差异、技术难度)的资源消耗不同,设置了加收项和扩展项——既让价格核算更清晰、执行更统一,也能更好体现医护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适应CT、MRI等新技术发展需求。
对患者来说,最直观的利好是“价格更实惠”。本次调价严格遵循“降物耗、提劳务”原则,将X线摄影、磁共振(MR)平扫、PET/CT等七类以设备耗材为主的检查项目价格,调减至国家要求的目标范围,全省放射检查价格整体稳中有降,预计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检查费用负担。
数字化转型也成为一大亮点。通知明确将“数字影像处理和上传存储服务”纳入放射检查项目价格构成,若公立医疗机构无法提供该服务(即不能实现影像云端存储、跨机构查看),需对患者减收5元。这一政策将倒逼医院加快“云影像”建设,未来患者做放射检查后,不用再依赖实体胶片,通过手机就能调阅影像,还能实现不同医院间检查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查。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放射检查价格规范,是陕西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缩影。此前,我省已完成产科、辅助生殖、护理、中医等12类项目的价格规范,新增51项贴合民生的新价格项目:针对“一老一小”新增免陪照护、早产儿护理;为产妇提供分娩镇痛、导乐分娩、亲情陪产等人性化服务;还将航空医疗转运、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新技术纳入定价,让创新医疗服务更快惠及患者。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