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职场精英 乡间“鸿雁”展翅飞
2010-05-12 01:21:06来源:
分享到:
  字体:【
   他是一个工作了24年的老邮递员;他用8辆单车走过4条乡间邮路;他24年获得30多个荣誉称号;他走哪条邮路哪条就是红旗邮路。他的理想就是有朝一日能成为邮电系统的正式员工。同时,他还希望上级能为在一线投递的邮递员配备更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
    在陕北佳县偏远的乡间小路上,经常能看到一个穿着蓝色邮政制服,身材高瘦、皮肤黝黑,骑一辆自行车往返送取邮件的中年汉子。他,就是佳县金明寺邮政所普通乡村邮递员赵永平,熟悉的人都习惯叫他老赵。老赵现在主要负责金明寺邮政所发往朱官寨乡的邮件投递工作,他的车架中间常挂两个邮袋,车座两边的支架上也是满满两袋,车座上还堆着一个箱子和一个邮袋,整车邮件重量足有60多公斤。
    “这算个甚,最多的时候近百公斤了!”老赵憨厚地一笑。
    老赵其实不老,今年才46岁,但长期的风吹日晒,使得岁月的痕迹过早地在他身上烙下了印记。
    1985年,老赵在部队服役期满,退伍回乡,正好赶上佳县邮电局招聘乡邮递员,老赵被招聘为农民乡邮员。同年2月,他被分配到乌镇邮电支局下高寨邮路上搞投递。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佳县,贫穷、落后,甚至没有一条柏油路,而老赵当时负责的下高寨邮路只有一条又陡又险的羊肠小道,连汽车都不能通行。每投送一班,就要翻过11座大山,跨过13条深沟,一说起这条邮路,乡邮员们没有一个不皱眉头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但老赵毫无怨言,严格按照规定按时投送,从未间断。
    1986年的正月十七,由于乌镇邮电支局所辖的后沟邮路上的邮递员病了,支局长曹宜春正为邮件积压而焦急。这时,老赵刚刚从下高寨邮路上走班回来,见此情景,自告奋勇地请求去送邮件。这条线的邮递员病了好几天,电报积压时间较长,其他邮件又多,老赵没顾得上喝一口水,就骑上自行车出发了。
    由于刚干完自己的班,又饥又渴,加之邮包过重,当老赵骑车子经过一段坡道时,他突然眼前发黑,连人带车从10多米高的崖畔上掉了下去。
    “幸好被上山送粪的一个老大爷发现了。”据老赵回忆,当时老大爷用架子车把他送到村里的保健员家里,初步判断他可能骨折了。随后,老赵被送到佳县医院,经检查,确诊为腿部骨折。就是这次受伤,给老赵腿上留下了一辈子的后遗症。
    待腿能走路后,老赵主动要求到岗上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局领导考虑到他刚受过伤,就安排他到佳县县城至螅镇一线邮路上跟班车押运邮袋。在这个相对轻松的岗位上,老赵干了一年就干不下去了。
    原来,老赵得知局里常常为完成不了报刊征订任务而苦恼时,他凭借着在部队里练就的坚强意志,拖着一条病腿,再度申请到一线邮路搞投递工作。这次接手的峪口乡十字洼邮路,老赵一干就是15年。
    那个时候,老赵是所里发班最早的,归班却是最晚的。每天天不亮,老赵就早早起床,简单地擦把脸就打叠好邮包上路了。“腿脚不利索,走得晚了就送不完了。”当时,所里领导考虑老赵行动不便,就将他两天的班调成三天班,虽然班期时间拉长了,但老赵对于每个投递点都认认真真、扎扎实实送到地方。
    说起如今走的耙谷峁这条线路,老赵直摇头。单从名字看,就知道这是一条山大沟深非常难走的路。
    “现在好走多了,路宽了,也平整了!”老赵一路介绍说,从去年开始,乡乡通和村村通工程终于在这个偏远的地区实施开来,过去好多路段只能推着车子行走,现在也可以骑车通行了。在夏秋季节,老赵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了冬天,他又被戏称是“冰山上的来客”。
    遇到比较陡的上坡地,老赵从邮包里拿出绾好的绳子,很麻利地把一头往车座底一套,然后把另一头套在左肩膀上,像牛拉车一样,埋下头使劲拽。
    24年来,老赵骑坏了七辆自行车,现在这辆车是第八辆。“费车,鞋更费!”老赵说,他一年最少也要穿5双鞋,最容易开洞的地方就是鞋后跟。 多年来,老赵总共跑了4条邮路,不管在哪条线路跑,老赵走到哪里,哪里年年都是红旗邮路。老赵自己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投递员、先进工作者,各项荣誉加起来有30多个。
    老赵平时很忙,教育孩子、养护枣树都由妻子一手操劳了,但在老赵心里,最对不起的人除了妻子,还有自己已过世的父亲。1988年7月16日,是老赵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那一天,老赵接到父亲病危住院要做大手术的消息,当时几个兄弟姐妹都不在家,家里能主事的就看老赵了。但那几天刚好下了几天的大雨,邮件积压严重,还有好几封电报和紧急邮件急需送出,刚好另外一名邮递员也病倒了。怎么办?老赵强忍着内心的焦急和担忧,给堂兄挂了个电话,让他先去医院帮着应付两天。就这样,老赵逐村逐点坚持将邮件投递完后赶往医院。但由于堂兄没能及时赶到医院,老赵父亲的病被耽搁了,后虽经抢救,还是离开了人世。
    令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在一线邮路搞投递24年的赵永平,如今居然还是一个劳务派遣工。问到他的最大心愿,他告诉记者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成为邮电系统的正式员工。同时,他还希望上级部门能为在一线投递的邮递员配备更方便的交通工具。 本报首席记者郝振宇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