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劳动模范 扎根水利三十载 汩汩之水润农田——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田市站站长王战义
2022-05-17 20:46:33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1.  
  2. 王战义在高压室设备状态进行检查。本报记者 鲜康 摄
  3.  
  4. 王战义在高压室设备状态进行检查。本报记者 鲜康 摄
  5.  
  6. 夏灌开始前,王战义对设备进行检修。本报记者 鲜康 摄
  7.  
  8. 王战义对设备进行测温。本报记者 鲜康 摄
  9.  
  10. 夏灌开始前,王战义对设备进行检修。本报记者 鲜康 摄

 

        5月10日,陕西省渭南市西北方二十公里,农田包围着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田市站,雨水冲刷过的天空湛蓝如洗,围墙上“求实创新 惠泽民生”的标语格外醒目,院落里职工们正在粉刷着道沿,初夏时节花儿开得正艳,像个小花园。

        初见站长王战义,他穿一件深白色短袖,手握测温枪和扳手等工具,从泵站运行区走来,看着沉稳干练。刚从东庄水利枢纽完成泵站维修任务回来,王战义又着手夏灌的准备。

        这已经是王战义在田市站默默耕耘的第八个年头,他从一名普通水利工人,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水利部评为第二批、第三批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

        年少峥嵘入水利

        1993年,当年还血气方刚王战义,被分配到机械修配厂从事钳工工作。

        “这些确实是一门手艺,整天和铁块打交道,从普通铁块到加工成的机械零件很有成就感。”在厂里的三年,王战义掌握了钳工、电焊、车床的基本操作,成为一名多面手,也为后面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从修配厂调到一级泵站,工作了11年,再调到五级泵站,又工作了11年,再调到现在工作的二级站。王战义从一名泵站运行工脚踏实地成长为今天的站长,负责泵站的运行、维修养护和管理工作。

        在农业生产中,经常讲到的话就是“不误农时”。作为服务农业的基层水利单位,工作“时间表”根据灌区本地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而制定,分为冬灌、春灌、夏灌。其中最忙的时候就是夏灌季节,机组需满负荷24小时运转,泵站运行人员全部驻站,不得远离,防备突发事故的发生。

        “扎根在田间地头很累也很辛苦,也很孤独。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又在农村,很快能适应。王战义说道,无论什么岗位,要把活干好,都不轻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作为基层水利工作者,王战义不仅要维护好水站,保障农田灌溉,遇到洪涝灾害,也要迎难而上。

        2003年8月的,渭河下游部分防洪堤决口,农田被淹,民房倒塌,王战义主动请战。在没有图纸和资料的堤坝坡上,丈量划线,脑中画图,白石灰标记位置。一百多人经过7个昼夜,完成了15台泵的安装并开机运行,完成排涝任务。

        2021年9月底,渭南市临渭区渭河北发生内涝,又面临渭河洪峰,王战义依然带领全站职工承担起泵站运行的排涝工作,连续奋战15个昼夜缓解灾情。

        工作中遇到的紧急故障,他也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

        对于抽排水泵站来说,紧急故障大多是电气设备及附属设备的故障,不及时发现处理,就会危及泵站的运行安全,造成渠水外泄,淹没农田、房屋,损坏工程设施。

        交口抽渭灌溉中心抽水泵站20多座,王战义待过的五级泵站,运行11年没有抢修过。

        应急解决突发故障10起,减少经济损失300万元。

        研发实用新型专利一项,技术创新成果16项,产生经济效益500余万元。

        “每一个故障都是一次考验,每一次考验都是一次磨炼,每一次磨炼都可能带来一分收获。”王战义说,你欺骗了设备,设备也就欺骗了你。

        良策不愁浪万重

        面对灌溉设备更新换代,王战义的工作也迎来新的挑战。

        他常年以站为家,学习专业的PLC知识,遇到新设备向厂家咨询学习,深入机房研究设备性能,掌握一手技术资料,更好地为现代化灌区服务。

        随着技能的提升,王战义团队还承担着“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工作室”和“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工作室以“服务水利行业”为核心,以“技术革新、技术培训、技术研讨、技术服务”为己任,以“培育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水利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传帮带”为手段,广泛开展水利知识业务培训、课题研究和技术服务活动,为水利人才储备及人才队伍建设服务。

        2016年,被评为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后,王战义响应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视,受聘于职业院校,和学院老师相互弥补,把实践经验传授给老师和学生,帮助更多年轻人不断取得进步。

        “有志于扎根基层的年轻人要自己学,单位、行业多搞专业技能培训。”面对泵站运行专业人员缺乏的现状,王战义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也寄语青年水利人:热爱水利、树立理想、脚踏实地、知行合一。

 

本报记者 鲜康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