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多才职工 “拼命三郎”霍伟
2016-09-28 10:01:09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埋头苦干不为名
  “霍伟在炉子里正忙,没时间接受采访,让你们采访其他人。”在延安石化厂动力车间,一位女职工向记者表示歉意。“拼命三郎”,真可谓名不虚传。
  在循环硫化床锅炉操作楼,风机发出的巨大噪音让人耳膜很是不适,绕过粗壮的管网,沿着钢板楼梯台阶而上,在锅炉零米层,工友指着一个直径约40厘米洞口说:“霍伟就在里面干活。”并附在洞口大声喊:“霍伟,快出来,有人想见你”。强大好奇心驱使记者靠近洞口,向里窥视,安全帽几次碰壁,脸几乎贴着墙体才勉强将上半身挤进洞口。暗黄灯光下,一位身着深色工装,打着手电的小伙子正在仔细检查炉壁上的返料口,看到记者在张望,霍伟笑着说:“我马上出来。”
  不是亲眼所见穿着连体衣、满身沙尘、一米八五的霍伟站在面前,真无法想象他怎样从洞中爬出来。“风帽和护风板有些磨损,正在进行炉壁打磨修复,估计赶11点左右完工。”霍伟拭去汗珠腼腆地笑着说,“这里太吵,说话费劲,先去办公室,我一会就到。”
  技术“大拿”闲不了
  今年35岁的霍伟,毕业于西安工业学院,2008年延安石油化工厂筹建之时从延安炼油厂抽调过来,在动力车间技术员岗位一干就是8年。回想起建厂初期那段日子,他记忆犹新。
  在装置调试阶段,技术员短缺,人员配置不到位,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每天电话不断,不是炉子这里出现故障,就是风机那里发现问题,忙得脚打后脑勺。工友杜小宝说:“在一次检修中,霍伟劳累过度,脚下一滑,膝盖重重地磕在钢板台阶上,鲜血顿时从裤腿向外渗……看着他一瘸一拐仍然坚持工作,领导让休息几天,但他却说:‘磕破一点皮,过两天就没事了’。”
  另一工友抢着说:“霍伟婚假也只短短休了三天,但就那三天时间里,我们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还是要及时打电话向他求教。”
  工作无小事重在勇担当
  2009年,由于儿子出生时严重缺氧,几乎常年在西安治疗。一边是体弱多病、天天打针吃药的儿子,一边是刚刚开起来、运行不稳定的循环硫化装置,霍伟权衡再三,只得将照看儿子的“小事”交给母亲和妻子,自己每天围着“比儿子更重要”的锅炉进行检查维修。
  一天,两台冷渣器同时出现故障,要不及时抢修,全厂主要装置就得停产,如果停机处理,检修人员虽然能脱离超高温蒸烤,但是厂里要遭受重大损失。两者权衡取其轻。霍伟和同事们兵分两路,一组在距离刚出炉温度高达800-900摄氏度只有一米的地方,用钢板挡住炉渣便开始抢修工作;另一组用架子车以最快速度向外运送炉渣。“现场温度有多高?”“一会儿,架子车橡胶轮胎就烤焦了。”霍伟像在讲别人的故事一样平静地说。
  为了及时排除故障,作为主要技术员,霍伟三天三夜没有离开硫化热动力炉一步,当因冷却管漏水导致炉渣成泥状不能排除的问题得以解决之时,心中石头才算落地,累得瘫坐在地上。
  钻研新科技当好“诊疗师”
  在霍伟办公桌上,反扣着一本《锅炉事故处理手册》,上面密密麻麻标满圈圈点点,身后的书架上整齐排列着《机械设计手册》1-5等书籍。
  看来动力车间“专家级”的霍伟仍在坚持“充电”。随着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积累,霍伟的技术也日趋炉火纯青,其硫化热动力炉系统维修时间间隔也在逐渐延长,即由建厂之初的一月维修一次,延长至三个月维修一次的国家标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的努力拼搏,使霍伟数次荣获延长炼化公司、厂及车间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胡建宏通讯员薛荣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