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让月饼回到原来的“味”
2015-08-26 01:17:59来源:
分享到:
  字体:【
  临近中秋,一些商家又打着“高端定制”“尊贵气息”的幌子推销高价月饼,标价动辄过千元,令人颇为担忧“四风”问题将借着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死灰复燃”。
  中秋吃月饼,本是传统习俗。前些年,由于公款送月饼之风盛行,月饼越做越高档、包装越来越豪华,导致“送月饼的人不吃月饼”、“每逢中秋必堵车”等怪现象的出现。十八大以来,中央颁布八项规定,中央纪委监察部高度重视反“四风”问题,狠刹公款送月饼之风,此风大为收敛。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四风”问题似乎总想披上各种各样的隐身衣,在角落里悄悄复活。
  为何月饼总是被花样翻新,披上各种豪华包装?主要原因有二:
  “要面子”、追求奢靡心态普遍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一些人感觉,如果过节送的月饼才几十元一盒的,未免太“跌份儿”。于是乎,传统的莲蓉、五仁、豆沙馅儿被鲍鱼、鱼翅、燕窝等“豪华馅料”所取代,原先普通的包装盒也变成“黄金的盒子,铂金的绳”,有的月饼礼盒里还搭配了红酒、大闸蟹甚至纪念币、金条。在这些奢华的礼盒里,月饼仅仅成了过节送礼的一个借口而已。
  因为公款送礼、发福利之风盛行多年,个别地方和单位“惯性”不改,顶风违纪。调查发现,购买豪华月饼、天价礼盒的很少是个人掏腰包,尽管中央八项规定三令五申,但抱有侥幸心理的人仍不在少数。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7月31日,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761起,其中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的分别为2023、2929起,分别占总数的12.1%、17.5%。可见,扫除“四风”积弊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只有持续抓、经常抓,才能形成长期的震慑效应。
  改变高价月饼层出不穷的现状、刹住公款送月饼之风,也必须“两手硬”。
  从内因看,需要加强教育,引导公众树立崇尚节俭、简朴、环保的观念。让更多人意识到,即便生活水平提高了,也不能顿顿山珍海味。对于月饼这种传承数千年的美食,如果馅料成了燕鲍翅,那还是真正的月饼吗?如果月饼礼盒里配上了红酒、螃蟹,月饼还能吃出原本的味道吗?内化于心,方能外化于行。改变社会积习不是一时一日可以做到的,需要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共同努力,抵制奢靡享乐之风、崇尚朴素节俭。
  从外因看,必须扼住公款消费的源头,不让公款有购买高价月饼的可乘之机。一方面要加大明察暗访和曝光的力度,另一方面要从制度层面着手,堵住有可能出现的财务漏洞。
  姜洁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