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1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企业新闻 西北工业集团加工九分厂:军品生产一线的网红微课堂
2019-05-22 21:49:51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去年,24岁的青工小沈还是随意“溜号”的刺头。今年,360度翻转被评为集团优秀共青团员,这得益于----军品生产一线的网红微课堂

 
      5月15日晚6时许,西北工业集团加工九分厂“刘翔青创先锋工作室”内,44名青年职工正襟危坐,聆听着老师对新款刀具使用方法的课件讲解。后排靠墙处,36岁的工段长左强与徒弟王凯、杨飞果时不时拿起宣传册子讨论起“垂直装刀”“斜面装刀”等新工艺。
      作为分厂骨干级技师,左强感觉两小时的微课意义非凡:第一次请外部老师授课,拓展了大家的视野;自愿参加培训人数创两年来新高,覆盖了30岁以下所有职工。
      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国家战略调整,这一某军工产品重要零部件加工厂频繁接到小批量实验产品加工任务。老职工经验丰富不打绊子,青年职工却时常犯难,影响了任务的完成。
      新时代、新要求,2017年起,该厂团支部尝试在青年职工中开设微课堂,利用下午下班后业余时间帮助大家提升技能。
 
传: 何师傅悄悄变成了何老师
 
      该厂数控一班班长何磊作为首个登台的授课老师,第一节课给大家分享的是“数控机床基础知识。”原来,该厂一些青工不是科班生,流水线操作可能没有问题,但基本的换刀步骤、对刀要领等技能掌握的不全面,满足不了军品生产需求。鉴于此,他们优先开设零基础理论和实操课。
      “要考虑精度,还要注意加工余量。”
      “先车出一个台面,缩短力距,防止变形。”
      “编程不仅要符合算法,还要经济高效。”
      ……
      4月15日晚,实操现场,何磊和其他三个小组的组长不停地叮嘱大家实操要领。这是何磊们毫不保留地把工作经验、窍门和绝活分享给青工微课堂的一个缩影。
      教而不越位代替,何磊们坚持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育人理念。不久前,该厂一场“铁人三项”(装卸爪子、装刀、对刀)技能比赛后,“人人掌握基本功”的效应逐渐体现出来:流水线女工杨凯怡等新手竟然琢磨着安装刀具。
      “要时间给时间,要设备给设备,大家信心满满。”何磊说,厂里不断制定和完善配套激励政策:年技能考试前十名晋升一级工资、企业和省级比赛获得名次的单独重奖、小革新小发明全面支持……
      两年来,微课堂在累计培训青工900余人次,学员晋升高级工10人,创新项目14项,累计创效132万元的同时,并未伴生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黑天鹅事件。
      如今,授课最多、技艺增长最快的何磊由何师傅变成了何老师。他同左强等骨干技师也从前两年省级比赛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憧憬起今年全省,甚至全国大赛好名次。
  帮:“张冲讲得好,学生没烦恼”
 
      青工微课堂是该厂团支部倡导的一项提升技能举措,团支部书记兼技术科长刘翔点燃了青工学技能、赶帮超的星星之火。
      起初,刘翔邀请何磊、左强、杨鑫等七八个技术骨干撑摊子,首创“刘翔青创先锋工作室”进行青年大学习。没有设备,就在黑板上圈圈画画。没有学员,一个一个打电话靠脸蹭。虽然一月只有一次课,但内容实用,提升了工作效率,在学员多起来的同时,分厂也将投影仪器、笔记本等设备配齐到位。
      渐渐地,青工微信圈发个信息就来上课了。刘翔从愁生源中解脱出来,开始尝试点将备课,让学员参与当老师,进一步增加微课堂的黏度。
      “我先放出风,谁谁谁要当老师了。”刘翔笑着说,自己会提前一个月同备课者沟通讲课内容,还会隔三岔五地督促并辅导课件。新媳妇开讲效果可能还有一些不足甚至缺陷,但至少提高了讲课者本身的技能和业务。
      26岁的张冲是“新媳妇”中成长最快的,短短六年便当上了组长。上技校期间,他因不喜欢理论课,险些辍学。入职后,张冲除了实操还行,再无过人之处。刘翔发现他喜欢琢磨实操,便尝试邀约授课。 
      “张冲讲得好,学生没烦恼。”课堂上的放风让张冲没有退路,“逼着”他翻开书本学习理论,购买软件学习编程指令。前前后后讲了三次课后,他便成了一名老师,也成为培养青工骨干的范本。 
      仅仅当过一次老师的90后青工韩冬、党智超和张旭等,也体会到讲课的益处:备课替代了下班玩游戏,媳妇不唠叨了,自己也更加充实了。
      “人人抢着当老师,这是以前想不到的。”刘翔说,微课堂已经常态化,每周一节到两节雷打不动,但还要进一步精确化、精致化和精品化,将尝试开设零基础普及班、技能提升专业班等,尽最大可能满足生产和职工技能提升需求。
 
带:佛系青年个个嗷嗷叫
 
      微课堂效果怎么样?小沈的翻转变化给予佐证。
      24岁的沈腾飞是左强妻子穆雅红班组的青工。刚上班那会,是出了名的刺头,“溜号”是常有的事,甚至还将手机铃声设置为“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没想到经过微课堂老师的细心引导,小伙子一个月前开始参加微课堂学习,还有板有眼,一时间小课堂成了圈内的“网红”,还被兄弟厂区观摩、学习、推广。
      “年轻人都来了,自己不来就太不合群了。”沈腾飞说,听了几节课后,感觉与大家有了共同语言,工作也得心应手了,很值得,会坚持下去。
      叫醒装睡的人,得益于严管厚爱的相得益彰。左强说,现在带徒弟、带青工不能还是老一套训斥、甚至动手,需要与时俱进“春风化雨”:要先交心,再带徒。
      “先厚爱,再严管。”微课堂的老师们秉承这一原则,感化了一个个“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佛系青年。大家课前抢座位,听课认真走心,实操积极主动等精气神,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末“职工夜校”的岁月:00后见习职工韩国华和张曦航跟着师兄师姐参加学习,25岁的青工张旭和杨琳夫妻放弃婚假前来听课,50岁的潘海军等老职工蹭课也是常有的事……
      “岗位随时面临调整,必须有危机意识。”家在河北雄安新区的钳工张旭说,不能躺在拆迁赔偿的红利上混日子,要趁年轻多学点技术。
      “精进创造价值,智能赢取未来。”九分厂厂长杨新民说,如今,军事装备质量终身追究制是顶格规定,能打胜仗敢打硬仗是职业使命,九分厂150余名军工人一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13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