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评论 家乡除夕夜
2015-02-16 08:44:41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发布日期:2015-02-16
  除夕的温馨夜晚,想起只有在我的家乡——扶风县乔山脚下的一个没有名气的村子——东韩村来说,那是一段十分让人难忘的快乐时光。
  天刚擦黑,农家小院,灯火辉煌。家家户户,厨房里飘浮着美味佳肴的菜香,屋子里荡漾着欢乐的笑声。温暖而又宽敞的土炕上,年事已高的爷爷正在数着兑换来的新钱币,准备给孙子辈们发“压岁钱”;而奶奶也忙忙碌碌地敬奉着院子里照壁窟窿中的“土地爷”,祈望“进门一老仙,四季保平安”的心愿;随后再进厨房拜“灶君神”,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同时她还要喋喋不休地指教着儿孙们,把从郊野公墓坟茔里请回的祖先,逐一摆好牌位,一一上香,点亮蜡烛,插上柏树枝,呈献上水果、馒头、肉菜、烟酒茶等生活用品,照她的说法:活着的人过年,别忘了阴间地府的神灵和亲人。
  不一会儿,随着一声爆竹响,分家另居一处的儿子们,带领着自己的儿女,手端着盘子,在大红灯笼的照耀下,来向热炕头上的父母亲拜年来了。
  孙子们一声声祝福的童音,像春风扑面:“爷爷、奶奶好!祝您俩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一边说着,一边还会自觉地跪地磕起头来。
  此时此刻,爷爷、奶奶忙喊叫:“兔娃、月儿快起来,爷爷给你们发压岁钱了……”奶奶在一旁把早已砸开的核桃仁、炒好的花生籽和糖果,一把又一把地往孙子们的口袋里头装。
  压岁钱是爷爷提早从镇上农村信用社兑换出的新钱,面值虽然不大,10元、20元、50元不等,但却是老人的一片疼爱之心。奶奶送的干果当然好吃,晚辈们一个劲儿地吃个不停,不时还要给在场的人们背颂起宋朝诗人王安石《元日》这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好快乐。守夜是从坐夜开始的。土炕上,摆满了碗筷碟子,丰盛的酒席不拘形式,好吃好喝的全都被摆出来,大有宁穷平日,不穷过年之说。但在酒席上,长幼有别,一般是年长者居中央位置,由最小者开始逐一向人敬酒,并要说出吉利的祝酒词,大家一边吃肉喝酒,一边相互问好,更显人情礼意。
  婶辈和妯娌们围坐在脚地的火炉旁,让通红的炉火驱散身子上的寒气。餐桌上,她们一边照料着男人们的吃喝,吃着年夜饭,一边各自说着对新年的憧憬,在喜悦中不时将目光投向客厅中的大彩电,收看着央视的春晚。“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这就像一个没有被直播的农家春节晚会,年复一年地延续着过年的记忆……
  农家乐,乐万家。随着央视春晚零点高潮的钟声敲响,娃娃们都穿上了新衣服,戴上了新帽子,女孩儿头上都扎起了美丽的蝴蝶结,不约而同地纷纷跑出家门,喊叫着:“年到了,放炮了!”……霎时,村子里头的爆竹一串连着一串,在天空中“叭叭”的炸响,大有“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壮丽图景。家门旁所贴的春联说得好: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庆新春。我村子里的父老乡亲们,大伙都会把过去的烦恼抛到脑后,喜气洋洋地迎接着新年的第一天!
  □韩星海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阅读推荐
热门图片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