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评论 书院不可太热闹
2015-02-09 09:19:40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发布日期:2015-02-09
   □史飞翔 
  近日,一条新闻迅速蹿红互联网——“八五后学者打造传统文化新阵地”。新闻说的是四观书院在北京成立。按说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不知为什么,笔者看完这则新闻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有朋友在微信上发表评论“阔气是阔气,可是我咋隐隐觉得,这书院有股‘杀气’”。看来,大家的感觉都很相似,都有一种隐隐的担忧。
  四观书院占地百余亩,号称中国现今最大书院。整个书院采用徽派建筑风格,雕梁画栋、飞檐走壁,湖泊山石、亭台楼阁,层峦叠嶂、交相辉映,气势恢宏、景象万千,堪称当代罕见的园林式书院。室内陈设更是雍荣华贵、甚是考究。新闻说:“北京四观书院由著名青年学者周易玄及著名慈善人士——伟东集团董事长王端瑞先生共同创办。从书院的规模气象及谋篇布局,就能看出凝聚着创办者的心血。”书院乃百年基业。难得有人肯用心投资于此。问题是,任何事情都有个度,一旦做过了,就会过犹不及。试看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那些书院,往往是建于穷乡僻壤,起初都是“草庐”、“精舍”,不见得非得要大兴土木,有的甚至还是捉襟见肘。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其实,这话同样适用于书院。
  据新闻报道,四观书院成立当天可谓群贤毕至、高朋满座。“台下的数百名嘉宾,都是来自政界、军界、学界各领域一流的专家、学者。”揭牌仪式后,由周易玄院长向所有来到现场的导师们颁发聘书,正式聘任他们为四观书院第一批文化导师。四观书院首批文化导师名单长达60多人。如此人数和规模,真可谓“冠盖满京华”。“聘任仪式结束后,则是由各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在四观书院设立基地的授牌仪式”,授牌多达七块。最奇怪的是,这则新闻最后还有这样一段文字:“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3号(2014年12月23日)四观书院举行成立大典的当天傍晚,北京的上空出现了一朵灿烂辉煌的凤凰祥云,全北京人民都几乎亲眼目睹了这一罕见现象,许多主流媒体,还将此美景拍照,大为传播,于是乎一夜之间,传遍全国。”四观书院真的是“一夜之间,传遍全国”。问题是,隆重成立之后的四观书院又该怎么办呢?
  最近几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书院这一古老的文化教育组织形式又重新走入现代人的视野,一批现代书院应运而生。当下书院大体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比如: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三原的宏道书院、眉县的横渠书院等,这些书院已经成为一种历史人文遗迹,有的甚至成为旅游景点;第二种是打着书院名号,但实际上却做着和书院压根就没有任何关系的一些事,比如:古琴培训、茶道、香道等,这些书院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培训机构;第三种是有些书院确实在做着一些和传统文化有着关系的东西,比如:少儿读经、弟子规推广、汉服表演等等,不一而足,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装神弄鬼。真正意义上严格按照中国古代传统书院理念和书院精神来办的现代书院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尽管如此,书院确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必要复兴。今天办书院,一定要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书院怎样与现代社会衔接与重生的问题。这涉及到书院精神的回归。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学问乃是两三个素心人于荒郊野外老屋中商量培养之事。同样,王元化先生生前也多次说过,“一个人太热闹了,这个人也就完了”。书院大体亦是如此。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阅读推荐
热门图片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