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史海·观察 多才多艺的印苑大家陈尧廷
2023-01-17 08:53:25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陈尧廷像。

陈尧廷多才多艺,精篆刻,工书画,善古琴,曾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篆刻;同时任教于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古琴。在二十世纪中叶,陈尧廷填补了陕西篆刻创作的空白,是陕西近现代篆刻艺术的奠基人之一。

陈尧廷(1903-1968),西安人,一署尧亭,号琴痴,斋号十二古琴人家,有《蓂荚山房印存》之辑,另有《十二古琴人家印谱》行世。1933年他与寇遐、张寒杉、党晴梵等共同发起成立了“西京金石书画学会”,该会是陕西地区成立较早、影响深远的书画社团。新中国成立后,陈尧廷以考古文物专才,被任命为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文物科副科长、西北文物清理大队队长,后为陕西省博物馆办公室主任,从事文物考古工作。

陈尧廷世居旧府学之侧,即今碑林之西府学巷。陈尧廷自幼习书法、篆刻,弱冠之后复攻绘画、诗词;精音律,喜收藏,因家藏上好古琴十二床,故自号“十二古琴人家”。陈尧廷好古多闻,摩挲品研,饶精鉴赏,遂成文物考古专才,所藏历代文物佛像、碑刻、古砚、唐三彩、善本书、旧拓碑帖等,多为稀世珍品。民国时期,陈尧廷不羁一职,不治他事,唯以诸艺自遣,周若溪有诗谓其:“穷不求人骨格奇,长安市上倒驴骑。千家踪迹依稀似,游戏尘寰行处知。”此诗似为陈尧廷画像,描摹陈之行迹如同散仙。

1933年,“西京金石书画会”成立,陈尧廷颇受硕彦寇遐、张寒杉、党晴梵器重,遂为该会中坚。陈尧廷篆刻纯系自学,治印注重传统,远溯秦玺汉铸,近师名家。在入印书体上,从龟甲钟鼎、秦文汉篆乃至隶、魏、楷体无所不收,至于花押殳篆则能因势利导,不野不乱;在章法上,继承了汉印静终寓动的优秀传统,于方正之中取势求变;在用刀上,或单或双,或冲或切,运用自如。

“主题印”是以某种文字或某类文字内容为专题,创作而成的一组(套)篆刻作品,而由主题印钤盖或印制而成的印集,可称为主题印谱(集)或专题印谱(集)。主题印的创作,在一组印中要形式多样、手法多变,于此更能体现作者的功力与才情。麒麟阁,在汉未央宫中。《三辅黄图·阁》:“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汉宣帝时曾图霍光等功臣于麒麟阁,以彰显其功绩。

陈尧廷曾将汉宣帝名将功臣霍光、张安世、赵充国、韩增、魏相、丙吉、杜延年、苏武等十一人绘像于麒麟阁上的故实,在37岁时治《汉麒麟阁十一将印谱》,首开三秦印苑主题印创作先河。这组印所刻为汉代史实,为求内容与形式之统一,陈尧廷全以汉印法入手,或如满白铸印,或如将军急就,间出封泥意趣、殳篆风姿,足见在技巧上已对汉印艺术驾轻就熟。汉印是印章艺术创作的巅峰,被后人奉为典范。“西泠八家”之一的奚刚在《冬花盫》一印的印跋中说:“印之宗汉,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以《汉麒麟阁十一将印谱》观之,陈尧廷于汉印浸淫既久而入之弥深,可谓值得骊龙之珠。

陈尧廷在抗日战争以前曾游历江南,至杭州西泠印社与同道交流,并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西泠印社出展个人篆刻,曾刻《陈尧廷漫游南北以后所得金石文字》一印以记之。在此期间,陈尧廷汲取浙、皖诸家之长,受吴昌硕影响尤深。大江南北的游历,对其开阔眼界、丰富自身的篆刻艺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是主题印创作,陈尧廷晚年的《毛主席词浪淘沙·北戴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泛涉猎,使刀如笔,心手相应,变化多端,十方印已是一印一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其中《往事越千年》一印,印文为甲骨文。取甲骨文入印,大约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此后众多的篆刻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陈尧廷所治《往事越千年》一印,以甲骨文契合印面,点画采用方折而基本不用圆转流利的线条,犹如刀枪剑戟,纵横竖斜,爽直畅达,干净利落,一派阳刚之气,清新悦目。在篆刻的“点画方折法”上,此印已成经典之作。

陈尧廷的主题印创作,对陕西印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继陈尧廷之后,陕西印人在主题印创作上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陕西印人的主题印创作先后有傅嘉义的《心碑》印谱、赵熊与傅嘉义合作的《丝路》印谱、终南印社集体创作的《长安胜迹印谱》等出版;在新世纪初,陕西的主题印创作有《安木篆刻千字文》印谱、《郑朝阳篆刻霍松林诗词一百首》印谱等出版。在现当代印坛,以陈尧廷、傅嘉义、赵熊为首的陕西印人对主题印的探索和创作有着积极的贡献。

徐上达在《印法参同》中说:“篆刻之道,譬之其犹大匠造屋者也。先会主人之意,随斟地势之宜,画图像、立间架,胸中业已有全屋,然后量材料、审措置、校尺寸、定准绳、慎雕斫、稳结构,屋如斯完矣。且复从而润色之,由是观厥成者,无不称赏,此创造完矣。既有成屋结构可观,亦可因以更改整顿。”盖言治印步骤的精密与态度的严谨,以此以喻陈尧廷治印,庶几近之。

陈尧廷治印惯用朱笔作稿,分朱布白,需拟稿和刻石蜕本无异,方上石奏刀。景梅九在《汉麒麟阁十一将印谱》序言中云:“此谱先以朱笔颖拓汉麒麟阁十一将印稿,与印拓无异,出以见示,余从未睹此绝技也。复治石,阅年始成。”工墨下刀,虚心入境,真是“炼之如精金在熔,不足色不止;裁之如美锦制服,必称体斯完”。马国权曾见陈尧廷《水浒百八将印稿》《鲁迅笔名印稿》《毛泽东词清平乐·会昌印稿》影印件,在其所著《近代印人传》中感叹陈尧廷印稿:“使笔如刀,刚柔相济。”1985年,终南印社辑陈尧廷朱笔颖拓印稿《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印稿》《水浒百八将印稿》《花押印稿》凡二百三十九方为副篇,编入《十二古琴人家印谱》行世,方始后学一睹前辈绝技风采。

明、清两代,在篆刻上浙、皖已成流派,而陕西则是一片空白。至陈尧廷出,三秦艺苑不再空旷。早在二十世纪初中叶,陈尧廷就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就赢得了书坛广泛的赞誉。

新中国成立后,陈尧廷曾任教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篆刻。陈尧廷治印态度严谨,不轻易应诺求刻者,一生亦不设润例,所刻润金皆由乞刻者“随心布施”。余偿见一文有此句:“原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梓林说,陈尧廷解放初期的篆刻润格每字计收八元,倘乞陈氏刻一名章,即需全家数口人之生活费。”余以此询于陈尧廷夫人、93岁的谢慧老人及陈尧廷好友、原终南印社社长、91岁的李滋煊老人,证得此说不确。

于印以外,最为人称道的是陈尧廷通音律、精古琴。陈尧廷三十始学古琴,能奏三十余谱,1940年曾在陕西省电台主持演奏古琴乐曲。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任教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古琴演奏。西安音乐学院讲师李村在《琴曲古琴吟之解析》说:“在出版的《古琴吟(一)》中,许健记谱,陈尧廷演奏的《琴学入门》琴谱中,《古琴吟》时长仅1分50秒。然而在这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一幅江南园林生活的画卷回廊百转、闲庭信步、悠然自得,一派旧式文人的书卷生活气象,徐徐展现在眼前;又如同欣赏一件微雕工艺品,淡淡然地娓娓道来,清新淡雅;再如翻开了一部微微泛黄的文集,那平平仄仄格律使然的诗文长短句,透着古音韵之美。”陈尧廷的古琴演奏技艺,于此可约略知之。在陕西省音乐家协会《(1949-1964)音乐大事记》中,亦可知陈尧廷参与了好些陕西重大的音乐活动。在陈尧廷工作的碑林,每逢节日庆祝联欢,总也少不了陈尧廷舒缓、悠扬的琴声。

陈尧廷性情内向,文雅好静,寡于言辞,处世为人散淡低调,有隐者逸气。其书画、诗词一如其人,冲和恬淡,萧散怡然。陈尧廷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曾在西安、重庆、兰州等地举办书画展。其山水宗宋人,纯用水墨,沟壑杂树,烟云悠然,用发笔尖铦而古雅蕴藉的章草题诗,诗、书、画、印相得益彰。陈尧廷诗词,意境冲淡幽深,惜遗于今者极少。

正是书画、诗词、音乐、鉴古这些印外之功,涵养、升华了陈尧廷的篆刻艺术。深厚宽博的学养是成就陈尧廷篆刻的底气,这股底气于其印间如风云之出没,不见其迹而存有其神。□汪运渠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