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权益 > 维权行动 关于分配差距和贫富悬殊问题
2004-06-07 16:41:10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当前,大家谈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分配差距过大,少数人富得流油,而相当一部分人还在温饱线徘徊。上世纪90年代中期,20%的人拥有银行80%的存款;近年来,财富在继续向少数人集中。据测算,目前我国亿万富翁已超过千人,百万富翁超过300万人。与此同时,全国近6000万人年收入不足300元,2000万城市人口月收入不到200元。基尼系数1998年已达到4?5,越过安全警戒线。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劳动报酬比重过小。即使企业经营状况特好,盈利特丰,一般普通工人只能拿600元左右的干工资。《华商报》报道,一私营企业利润很高,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老板不理会,工人状告政府劳动部门不作为。工人把官司打赢了,但工资还是没增加多少。2002年,我国GDP超过10万亿。其中城镇居民全部可支配收入3?6万亿,农村居民全部纯收入2万亿,合计5?6万亿,占GDP的56%,其余44%是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而在城镇居民全部可支配收入3?6万亿中,工资总额只有1?2万亿,只占33%;其余67%即2?4万亿通过非工资方式成为个人收入,普通工人很难在这一块中分一杯羹。这种情况从储蓄增长中也得到反映。如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9个月,我国储蓄增长1万亿,而同期工资支付只有9000亿。可见,大量存款不是来自工薪阶层,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多少存款。
  原因之二是不合法、不合理的财富转移。其中一部分人钻了大变革中难以避免的政策不完善的空子。90年代有人利用银行贷款与民间融资的利差套现,仅此一项年流失千亿元。在炒卖承租土地的热潮中,有人的“空手道”、“皮包公司”玩得很漂亮,把土地批租的条子一倒卖,就不费吹灰之力地成为百万、千万富翁。资料显示,在炒卖土地中,流入个人腰包的达数千亿元。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有人以近于净资产占有大量股份,后又以市价抛售;有人通过暗箱操作以很低的成本或象征性的一元钱收购国有资产等等。在财富的不合法转移中,贪污受贿有许多惊人案例。如昆明卷烟厂原厂长贪污1600万元,相当于当地一个乡农民的年收入。钻政策空子和贪污受贿,使一部分人成了暴发户、暴富户,短时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原因之三,是再再分配进一步拉大了差距。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本来就有很大差距,如企业内部差距,行业差距,东西部地区的差距等。而再再分配(姑且叫三次分配)把差距进一步拉大。主要是社会成员获得收入后,一部分人不得不拿出一部分供他人消费,包括请客、随礼、行贿等。这其中,越是收入低的没有任何权力的普通老百姓越需要求人办事,求人办事不花钱是不行的。一个县委书记病一次收到30万元看望费。有顺口溜讲,县上领导“要想富,动干部”。此外,税费负担不合理。2003年上半年,全国平均税率6?58%,而国企8?06%,私企5?67%,农业税15?5%。在全部个人所得税中,农民占了60%,农民收入少而纳税多。2001年,20%的富人占80%的金融资产,这个人所得税仅占不到10%。800元收入的工薪人员要纳税,但拥有百万、千万的私人老板不纳个人收入税。美国5%的富人纳55%的税,是富人纳税。我们是谁在纳税?主要是普通老百姓。富人得到的多而纳税少,老百姓得到的少而纳税多,使差距进一步拉大。现在,国家正在调整税收政策,包括三年取消农业税等,逐渐缩小这方面的差距。
  贫富差距过大,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由于消费主体的普通老百姓没钱或钱不多,造成全社会的消费不足;大量消费品卖不出去,导致许多工厂停产半停产,工人下岗失业,消费更加萎缩。这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条件下的表现,其根本原因在于贫富差距过大。当这种趋向更严重时,将导致仇富心理和社会的不稳定。邓小平讲适当时候再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什么是适当时候?就是当这种差距影响国家政权安全时,就要把公平提到重要日程上。
  党的十六大关于分配问题提出了指导原则。包括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
           ■?
关键词:|宝马|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阅读推荐
热门图片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