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
前些日子,偶尔读到一篇文章,描写到明太祖朱元璋评赞宋濂道:“口无谤言,身无饰行,宠辱不惊,始终无异,难道不能说是君子吗?”宋濂,浙江浦江人,学识渊博,文风简洁。与高启、刘基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他敢于向皇帝直陈己见,毫无掩饰,朱元璋多次欲提拔他,履作婉拒。朱元璋赞扬他是“君子”,是“贤人”。成语身无饰行便由此诞生了。
身无饰行,指为人处世,真诚坦率,毫无虚伪,不作矫饰。
身无饰行的人,质朴无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其操守,灿若星辰,光耀照人。
身无饰行的人,为人真诚,丝毫不伪装,晶莹剔透,熠熠生辉。
身无饰行的人,坦荡无私,纯洁无瑕,毫无隐晦,可直面他人审视。
身无饰行的人,以道德为人生最大准则,实事求是,不邀功,不图名,不争利。
从古至今,评价人才,始终有“德”与“才”的标准。有德有才的人,谓之“大贤”,这样的人,必是“栋梁”,可谓是民之福音,社会之大幸也。有德无才,诚实本分,让人放心,亦可为社会所用,可予以简单的事去做,有益而无害。还有一种人,无德有才,其行为必殃及百姓,危害社会,甚至,可能会造成灾难。因此,德才兼备的人,必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身无饰行,必言及“操守”。东方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尤其看重人格、品行、操守。操守,是指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与品德。其核心是持续的好品行。要义是“清廉”“慎独”和“勤勉”。这亦是古人仕途之道德规范。
在现代社会里,操守亦体现为职业道德,个人修养。强调对人对己,对事对物,公正公平,无偏见,无私心。当社会从业人员都能有较好的职业操守时,一个单位乃至整个社会必文明而有序,有秩序而富有活力。可见,个人修养,对单位、对社会,乃至对民族和国家而言,具有基石的作用。我们说,民主和法则是现代社会的基石,而道德和操守则是奠基礼。
国家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是建立在人的现代化之上的。现代社会是知识型社会,有竞争、分工、协作。没有包罗万象的事,更没有无所不能的人,现代社会亦是人际型的社会,人们之间的联系与协作,远比过去更多、更直接、更重要。而人际关系的准则,必然是诚信、守诺,必然是诚实、公正。社会精英必然是、也必须是道德模范。当一个社会失去道德与操守时,人际关系一定会演变成“你争我斗”的战争丛林。
现实生活中,摆在人们面前更多的是欲望,是权力、利益、名望。哪怕是一点好处,都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的“试金石”。权力亦成为一面镜子。节制欲望,对抗贪欲,不为形势和环境所迫,不为名利所束缚,是判别贤能的标准,也是社会信任的规则。
最为有基准和底线的是诚实。现实中,有些人为了蝇头小利,嘴能跑火车,罔顾事实,编造谎言,扭曲事实,挑拨离间。往往是“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最终是害人害己,祸患无穷。
人们之间相处,贵在真诚。赤诚相对,久而久之,便会建立起信任和尊重。戴着面具、说假话的人,既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其个人也无真正意义上的朋友。长时间作假、虚伪的人,必然会失去自我,聪明反被聪明误,便是这个道理。
社会的进步,必然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社会的繁荣,一定是文明发挥作用的结果。历史的前进,需要创造,也需要文明。一个文明的社会,一定是建立在公民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操守、文明处事的基础之上。但愿更多的人,无饰行、无造作、无虚假。更多的人成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成为可信可用的人,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人。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