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牟影影
徐立平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4月28日凌晨4时的北京,夜色尚未褪去,城市还在沉睡,而徐立平的房间已亮起灯光。将闹钟定在5时的他,因内心激动与期待,早已醒来,再难入眠。
徐立平是航天科技集团四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此次他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即将参加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4时30分,洗漱完毕的徐立平,轻轻打开衣柜,穿起那件叠放整整齐齐的西装,小心翼翼地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两枚奖章别在胸前。这是他在航天固体燃料药面整形领域深耕奋斗的成果。
7时30分,徐立平与当日将上台领奖的全国劳动模范代表从驻地出发,一同抵达人民大会堂。对徐立平而言,这并非他首次踏入这座神圣的殿堂。之前,他曾因在航天领域的突出贡献,作为行业杰出代表在这里参与重要会议。然而,此次以全国劳动模范的身份走进来,他的内心又涌起了不一样的波澜。
10时50分,徐立平从人民大会堂走出来,阳光洒在他身上,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今天,再次走进人民大会堂,站在这个荣耀的舞台上,我感到无比光荣与自豪。”表彰大会结束后,徐立平在与记者通话交流时,电话那头传来微微颤抖的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会上的重要讲话,如同一股强大的动力,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奋勇前行。”他难掩内心的激动。
“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荣誉证书的那一刻,我的心跳都加快了,手也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作为一名航天产业工人,我深知肩负的责任之重。在新时代,航天事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我定会勇挑重担,坚守在生产一线。”徐立平坚定地说,他将继续钻研固体燃料药面整形技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把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发挥好劳模示范引领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航天人的初心与使命,争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为我国航天事业迈向更高峰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