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卫彬:让每段行程都有“温度”
日期:2025-10-15   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妍言

9月29日,记者见到曹操出行的网约车司机马卫彬时,他刚刚完成一次不寻常的接送。

一位乘客的家人为她叫了车,乘客却因联系不上家人、找不到停车点而焦急万分。“您别着急,我尽量找不堵车的路线。”马卫彬一边安抚乘客情绪,一边稳健地操控方向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他灵活选择路线,最终准时将乘客送达。

乐观润人心

对待乘客,马卫彬极具耐心。他坦言:“多听取乘客意见,耐心对待,对司乘双方都有好处。”1976年出生的他,是曹操出行平台的专车司机,也是公司最早一批取得网约车从业资格证的“老司机”。

“生气是一天,开心快乐也是一天。跑一天车就有一天的收获,不是挺好的吗?”马卫彬笑着说。他直言自己天生乐观,即使生活有压力,也能保持愉悦心情。这种态度不仅感染了乘客,也让他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路上偶遇小剐小蹭,他总选择不计较。有一次,他的车辆后视镜被电动自行车剐蹭,对方十分紧张,他却笑了笑说“没事”。

“咱们是营运车,修理费和误工费加起来,对人家来说不是小数目。这种小问题,一笑而过反而更好。”马卫彬对记者说。

这份乐观也融入他的日常生活。他有个特别的放松方式——随身带着钓竿,遇到合适的河边就停下车享受垂钓。“有时候不想跑了,就找个地方放松一下。”懂得自我调节,让他在高强度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状态。

寒夜递温情

“师傅,我的钱包是不是落在您车上了……”电话那头,乘客语气焦急地问。马卫彬二话不说,披上外套下楼帮忙寻找。那天凌晨两点多接到的这通求助电话,他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我已经睡下了,看到是公司统一号码,就接了电话。”钱包里有钥匙、身份证等重要物品。确认钱包在自己车上后,乘客打车前来领取。“虽然很晚了,但想到人家丢了重要证件肯定着急,不能等到第二天。”

乘客赶到时已是凌晨三点多,见马卫彬仍在寒风中守候,心中十分感动。像这样的好人好事,在马卫彬的职业生涯中并不少见。作为一名服务行业从业者,他始终认为,帮助乘客解决困难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将心比心,谁丢了东西都会着急。”

这样暖心的事例在整个车队中也屡见不鲜,同事们早已形成了默契,彼此支持、共同为乘客排忧解难。作为专车27组的一员,马卫彬与三十多位同事配合默契。车队时常组织聚餐和集体活动,氛围团结而积极。“我们组是整个车队中最让车管和司管放心的。”他自豪地说。

传承优服务

2018年,马卫彬从餐饮行业转行做网约车司机。“主要是为了照顾家庭,孩子刚上小学。网约车时间灵活,家里有事随时可以处理。”

“最早做网约车,要求三年以上驾龄,还需提供无犯罪证明,经过培训考试才能上岗。”作为行业早期从业者,他亲历了网约车行业的诸多变化。

与传统出租车不同,网约车司机更加依赖平台算法和数据。“我们会根据平台的热力图和AI寻单功能,判断接单率较高的区域。”马卫彬表示,熟悉平台规则是提高服务水准的关键。

作为一名2007年入党的党员,他始终保持着服务意识。“之前在餐饮行业时,党支部经常组织我们看望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给环卫工人包饺子。这种服务精神也延续到了现在的工作中。”谈到未来,他打算长期从事这个职业。“我会继续用好平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采访结束时,刚好赶上马卫彬出车。他笑着告诉记者,晚上还要接孩子放学。这位车轮上的暖心人,继续用乐观和耐心,温暖每一位乘客的行程。

马卫彬准备出车。

责任编辑:白子璐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