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劳动模范 小木耳种出大幸福 ——记省劳模、镇安县木耳种植带头人余之超
2023-03-22 08:56:00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3月1日,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不少地区呈现出一片农忙景象。在秦岭深处的商洛市镇安县云盖寺镇西华村余之超的食用菌木耳产业园内,一排排闪着银光的现代化木耳种植大棚格外耀眼,工人们不停地穿梭在大棚内,将木耳菌包挂在种植架上。

在西华村谈起余之超,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名39岁的80后姑娘,用10余年时间,将镇安县木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群众依托木耳产业走上了致富路,她也先后获得商洛市首届“十佳农民”“中国创业就业带头人”“陕西省劳动模范”等10多项荣誉称号。

返乡创业闯出新天地

2010年,大学毕业后的余之超回到了家乡,选择发展木耳产业。

“想着秦岭山区污染小、湿度大,自然条件优越,种木耳一定可以。”余之超告诉记者,之前她在东北地区看到很多人通过种植木耳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虽然家里人并不支持,但她还是想试一试。

万事开头难。没有木耳种子,她便从外地引进,种植技术不成熟,她便从东北请来专业技术员,就这样,四个种植大棚慢慢搭建了起来,余之超也开始期待着木耳的丰收。

然而,一场大雪却给了她当头一棒,四个大棚被雪压垮了两个,另外两个大棚的棚顶也被大风掀翻,而这也让她意识到自己要掌握种植技术。

她一方面去柞水县金米村木耳栽植大户那里现场学习木耳种植技术,另一方面向书本要技术。靠学得的技术,她先试种了500架木耳,没想到收入了8万多元。首战成功,让她信心大增。

随后,她先后注册成立了食品公司、产业协会。如今,公司已拥有年产1000万袋食用菌种厂一座,有木耳种植示范基地530亩,木耳产品已销往西安、武汉、兰州等10多个大中城市,她也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木耳大王”。

探索创新掌握新技术

“不断开展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是木耳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细的途径。”在发展木耳产业上,余之超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2016年开始,余之超与科研院校合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研发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木耳菌种“秦绿高寒一号”,该菌种产量较一般菌种产量高出15%以上。

适合在山地种植的木耳菌种有了,而山区土地资源少又成了发展木耳产业的一大限制。“要是有个装置能把木耳菌袋一层一层地搭起来就好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余之超的脑海中油然而生。

2018年,余之超结合已有的种植设施和技术,依照木耳自然生长环境,研发出了适宜秦巴山区种植的“立体塔式木耳种植架及栽培技术”。

“制作立体塔式木耳种植架的成本比大棚吊袋式种植设施成本降低了30%以上。”余之超说,架上菌袋可以达到360度的旋转,摆脱了吊袋木耳不方便移动的束缚,让菌袋在均匀的阳光下接受光照和充足的水分滋润,使木耳产量提高50%以上,既节省了土地,又便于在木耳成熟后移动采摘。

走出农民致富新道路

余之超的食用菌木耳产业园成立以来,广泛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在发展木耳产业的同时也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家里6口人,妻子患病,孩子都在上学,出门务工走不开。”西华村村民叶明付说,在余之超的公司务工,既能照看家里、种庄稼,每月还有4000元钱的稳定收入。

镇安县米粮镇水峡村村民魏华,2020年在余之超的扶持下,得到了20万袋菌种发展木耳产业。2021年,魏华不仅自己靠木耳收入50多万元,而且还带动周边21户村民发展起木耳产业。

目前,余之超的木耳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到云盖寺镇西华、金钟、东洞等8个村,解决了650余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让1056户群众发展起了木耳产业。

余之超还在公司成立了工会组织,建成了“职工之家”,发展会员500多名,将农民工变为产业工人。

“近期,我们正开展木耳种植技术的培训。”余之超说,通过技术培训,提升工人的木耳种植技能,推动木耳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

□本报记者  李旭东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