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陕西新闻 推动生态治理持续好转 西安市交上“绿色答卷”
2021-04-14 11:01:49来源:西安日报
分享到:
  字体:【

原标题:推动生态治理持续好转,我市交上“绿色答卷” 明媚醉人“西安蓝” 幸福怡人“生态绿”

蓝天下的西安钟楼商圈美景如画。(资料图片 记者 窦翊明 摄)

蓝天下的西安钟楼商圈美景如画。(资料图片 记者 窦翊明 摄)

改造提升后的护城河景区。(资料图片 首席记者 李明 摄)

改造提升后的护城河景区。(资料图片 首席记者 李明 摄)

未央区昭远门广场 。(资料图片 记者 尚洪涛 冯炜 摄)

未央区昭远门广场 。(资料图片 记者 尚洪涛 冯炜 摄)

芳菲四月,清风花香,抬头望去,是明媚的“西安蓝”;苍树吐翠,碧水泛波,是怡人的“生态绿”。呼吸着清新空气,市民们陶醉在古城的生态美景之中,不时赞叹近年来西安环境的变化。“近几年,咱西安天更蓝,空气也更清新,心里也变得更加敞亮了。”在环城公园锻炼的市民李阿姨说。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如今,走在西安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蓝天白云,透彻醉人,“西安蓝”频频刷爆朋友圈,老百姓的蓝天幸福感不断增强。近年来,为打赢保卫蓝天这场攻坚战,西安克服了地理条件、气象条件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凭着一股韧劲,给西安市民交上了一份“绿色答卷”。

基层报告

蓝天

“西安蓝”频频刷屏朋友圈

2020年以来,朋友圈里频繁被“西安蓝”刷屏,与市民感官相一致的是监测数据:2020年西安市空气质量取得历史性的突破,PM2.5平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优良天数250天,同比增加25天,是近4年以来蓝天最多的一年,其中优级天数含金量很高,共56天。

此外,2020年是从2017年以来,西安首次消除了严重污染天气;6项污染物指标全面下降;空气综合指数5.24,同比改善9.8%。不仅如此,2020年10月1日-12月31日,PM2.5平均浓度62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2天,完成国家下达的第一阶段PM2.5平均浓度不高于70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不高于6天的指标任务。

同时,2019年-2020年秋冬季,西安市还完成了PM2.5浓度同比下降2.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1天的指标任务;夏防期,优良天数95天,臭氧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5天,超额完成生态环境部下达的同比减少12天的指标任务。今年以来,截至4月12日,西安市已收获63个蓝天,同比增加4天。

“蓝天白云常作客,绿水青山入画来”。时下,漫步在西安,你会发现,天变得更蓝了,水变得更清了,街道变得更干净整洁了,满眼欣欣向荣的生态美景。这幅生态美景的绘就,得益于西安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头号工程”,也离不开每一家为减排贡献的企业、离不开每一位为“蓝天”付出的市民。

与此同时,2020年西安调整产业、能源、运输和用地结构,深化、细化、打出了一套“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烧、增绿”组合拳…… 正是这些有力举措的实施,让西安在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的进程中,打了一场漂亮的蓝天保卫战。

碧水

条条清水河彰显“治水”决心与魄力

“谁能想到,曾经的排污渠竟然变成一条清水河,还建成了公园,现在西安水域越来越多,河水越来越清了。”家住青城小区的张师傅告诉记者,以前氵皂河是排污渠,如今变成水清景美的公园,家门口就能锻炼散心,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4月,步入长安中央公园,抬头可见不远处的秦岭山,低头便是灵动的河水,波光潋滟的水面,翠湖波影,叠石成景,目光所及之处,无不是一幅山清水秀的诗意画面。

其实,不止氵皂河水系令人沉醉,提升改造后的护城河、从沙坑到湿地的渭河公园、南湖、昆明池以及有7个公园“傍身”的潏河等,一条条、一项项,无不彰显着西安“治水”的决心与魄力。

记者从全市水务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以来,我市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全力推进全域治水、碧水兴城,取得显著成效。今年我市将从聚焦重点项目兴水,聚焦全运盛会供水,聚焦控源截污治水等8方面不断发力,勾勒2021年水务工作新蓝图。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年,是全域治水、碧水兴城决胜年。我市将聚焦8个方面着重发力,绘制2021年水务工作蓝图。聚焦重点项目兴水,我市将加快完成《西安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等重点规划,加快推进全域治水、“三河一山”绿道、十四运涉水保障,引汉济渭支线、斗门水库等重点工程建设;聚焦全运盛会供水,将突出“供水、生态”两个重点,抓实抓牢迎十四运12项涉水重点任务,全力确保“十四运”水安全;同时,深入推进秦岭北麓水生态综合治理和渭河等重要河流水生态修复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0平方公里,建设生态节点63处,新增生态水面3.8万亩,水生态治理成效明显提升。

绿道

205公里主线4月底全部贯通

绿道不仅是城市永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生态之道,也是承载城市历史人文景观的文化之道。去年以来,西安在全域治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渭河、沣河、浐灞河、秦岭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建设“三河一山”超级城市绿道,以呈现出多彩自然的生态廊道、体验古都山水文化的遗产廊道。如今“三河一山”项目备受关注。

近日,记者来到“三河一山”绿道长安段太乙驿,这里的建设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放眼望去,可以看到精美宽敞的驿站房、随风飘动的鲜花绿草、设施齐全的房车营地以及正在进行收尾工作、辛勤劳动的工人们……漫步在驿站内,透过落地玻璃窗,仿佛可以看到以后前来此处露营的络绎不绝的车队,在树林与花海簇拥中欢快自在的游客们,前来休憩的骑行客们。

据了解,截至2月23日,我市今年101个全域治水重点项目已全面开工。全市33个“三河一山”绿道建设项目中,3个已基本建成,其余30个有序推进,在山河之间建绿色之城的美丽图景正逐步呈现在眼前。在4月底前,我市“三河一山”绿道205公里主线将全部贯通,74公里核心段绿道实现无障碍贯通;6月底前,我市主要河流城市段(含县城段)、迎十四运重点线路沿线等重要节点全域治水重点项目将全面完成。

白沙滩、棕榈树酷似海边,滑滑梯、荡秋千欢声笑语。2021年春节期间,樊川公园冲上微博热搜,以“一片人工沙滩火了一个公园”关键词迅速走进市民游客视野。作为2020年西安新建成公园之一,除了上述网红关键词,这背后有怎样的智慧,最近又有怎样的春光呢?

漫步在公园内,与其说潏河从公园中穿过,不如说公园依潏河而建,河两岸特有的“小丘陵”地貌,蜿蜒回环将儿童活动场和运动广场藏在其中。“家门口的公园太多了,长安公园、清凉山公园、樊川公园……”家住何家营的市民刘先生说起家门口的变化,赞不绝口。

记者了解到,西安市始终将城市公园建设作为城市“绿肺工程”“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依规建设,持续加大投资。

截至2020年,城市公园绿地总面积由2010年的3253公顷上升至6363.4公顷,全市城市公园总数量由59座增加至126座,平均每年增加6座,长安中央公园、涝河天桥湖等一批水生态节点已经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网红地。去年10月1日,护城河改造提升工程也全面完成,并免费向市民开放。特别是2019年以来,我市以迎接十四运为契机,大力实施迎全运绿化建设提升行动,仅2020年就建成开放公园12座。2021年,还将建成开放城市公园5座。

西安成效

河之间建绿色之城

美丽图景正逐步实现

智慧环保、三河一山、全域治水……一个个生态治理工作亮点如同明珠般,串起西安绿色项链。巨大的电子屏、专心致志的工作人员、实时传输的画面、发现火点立即推送……走进位于凤城七路的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复杂的卫星图、颜色各异的“大气可视化系统”,让人惊叹。

据了解,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规模西北最大,全国领先。该中心集“实时监测+精准溯源+预警预测+网格管理+全民参与”于一体,是西安倾力打造的未来环境监测“数据中心”、环境管理“智慧大脑”。

据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西安共设有1个市一级网格、20个二级网格、208个三级网格,设有1200余名专职网格员,建设了网格化监管平台和“网格管理APP”, 比如哪个区域有焚烧火点、火势大小、精确位置、火情视频和图像……这些情况都能实时监控到,并通过该系统及时将发现的火情信息精准推送至对应区域的网格员手机APP上。改变了传统依赖于人工巡查的工作模式,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西安公园建设一直坚持园林绿化与西安历史文化底蕴相互融合,强调历史文化元素。近几年,建设了许多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西安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园。如杜陵遗址公园、木塔寺公园、世子公园、高铁寨汉墓遗址公园等遗址公园;结合河湖水系建设,建成了很多文化内涵鲜明的水景公园,如新渭沙湿地公园、广运潭公园、昆明池·七夕公园、雁鸣湖公园、长安公园等;同时还对一批老旧公园进行了提升改造,如莲湖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西安世博园、环城公园、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公园品质得到显著提高,赢得了海内外游客的赞誉。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西安市今年101个全域治水重点项目已全面开工,“三河一山”绿道主游径贯通率达到83.1%,在山河之间建绿色之城的美丽图景正逐步展现。

西安全力推进全域治水成效显著,水环境的质量极大地影响着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去年以来,我市208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工,11个远期项目提前开工,107个项目按期完成。其中,国家级重点水利工程——斗门水库开工建设;十四运主场馆配套工程——灞河幸福岸线(全运湖)加快推进;潏河长安公园、沣河风雅杨林、灞河左岸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开放;在全域治水基础上,全面启动“三河一山”绿道建设,串联起城市的山水,为市民休憩增添好去处。

今年,我市还将进一步加大河流治理和河湖管护力度,按照“治、用、保、引、管”的总体思路,坚持柔性治水、科学治水理念,形成“堤固、岸绿、水清、洪畅、景美、管理长效”的水系治理新格局。决胜全域治水,贯通“三河一山”,保障全运盛会,助力大西安建设。

一路走来,西安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这条路上,步履铿锵、成绩斐然。西安一直在向着“蓝天、碧水、净土、青山”的目标努力奔跑,相信不久的将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必将成为西安市民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绿色福利”。

实践思考

向绿色未来出发

集全市力量绘就生态西安崭新蓝图

如今,放眼望去,西安处处生机盎然,山变绿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更宜居了……移步易景,风景如画,市民舒心,笑颜如花。绿水青山正逐渐成为金山银山,西安正发出绿色新活力。

在生态治理这条路上,西安挥毫泼墨,书写生态画卷,让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之美从理想照进现实,让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浸润美丽家园。 中共西安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中要求,2021年生态西安建设将实现新突破,西安市将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完成全域治水、碧水兴城主要任务,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快城市增绿和“三河一山”环线绿道建设,让西安“颜值”越来越高。

“十四五”新征程已开启,西安市将通过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有力的生态环境保障,让绿色成为西安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奋力谱写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如今,西安已然是一座住在公园里的城市,不断增多的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片清幽雅致的休闲之地;在水清岸绿的绿道上,人们不必走远,就能尽情体味山水林城勾勒的自然之美;在广阔农村,一个个花园乡村、幽静民宿,让人们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收获着田园雅趣、享受着美好生活。

如今,绿色不仅在西安这座城市蔓延,更在人们心中延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对很多人来说,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生活习惯;专门为骑行、步行设计的道路上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成为城市独特的风景……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在点滴之处改善着身边的环境,助力实现我们共同的“绿色梦想”。

“同呼吸”就得“共奋斗”, 共建生态西安的美好明天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是需要人人参与的事业。让绿色成为最动人的颜色,让呵护绿色成为自觉的行动,才能绘就更加美好的生态画卷。

本组稿件由 记者 高乐 采写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