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企业新闻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锻造无愧于时代的测绘铁军 ——记陕西省先进集体自然资源部第二地形测量队
2022-04-29 13:11:59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4月29日上午,陕西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在西安举行,会上,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自然资源部第二地形测量队“陕西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建队56年来,时代在变化,不变的是他们对测绘精神的薪火传承;社会在变化,不变的是他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精神的忠诚践行。

  忠诚事业,以为国测绘为己任

  1966年,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相聚于古城西安南郊,老旧的砖瓦房,葱郁的麦田地,这支扎根陕西的国家基础测绘队伍在这里诞生。五十多年来,作为国家和陕西省测绘主力军之一,该队一代代测绘队员肩负起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中的测绘使命,常年奔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从深山老林到湿地沼泽,从高山大川到乡野田间,从杳无人烟的戈壁荒漠到星罗棋布的南海诸岛,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他们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他们数次深入荒漠高原和无人区,完成西部空白区测图等国家级重大基础测绘项目百余项;在祖国西部边陲完成中尼国界测绘任务、在东南沿海完成海岛礁测图等国家级重大专项测图任务50余项;完成全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全国土地调查等国家重大普查任务50余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测绘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目前,该队在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带领下,开展自然资源卫星影像统筹任务,支撑自然资源执法、督察等工作;牵头开展实景三维技术研究,为实景三维中国、实景三维陕西建设提供服务,为智慧城市治理提供数字底座。

  奋勇争先,服务陕西发展和经济建设

  陕西省“十二五”前,秦岭地区尚有约占省域面积28%的无图区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了秦岭地区1:1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该队队员们积极“请战”,先后多次深入秦岭腹地,绘制各类图件6000余幅,范围覆盖6市38个县区,填补了陕西基础地理信息的空白,使陕西省成为西部首个实现1:10000地形图全覆盖的省份,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保障。

  陕西省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2.72%。在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统筹下,该队牵头开展了陕西省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大比例尺测图工作,获取地灾点航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数字线划图和实景三维模型1854套,制作的专题图、预测图、分析图,为科学救灾和地灾防护提供科学依据。队员们还参加了山阳县“8.12”山体滑坡等地灾救援工作,及时完成影像制作、土方量计算等工作,协助受灾群众转移。

  该队先后完成陕西省省界勘测、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地理国情监测、国土三调、农村土地确权、停车资源调查等省级基础地理信息项目。每年为陕西省各级政府、委办厅局提供决策图件千余幅,2013年编制完成的《陕西省市、县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结束了陕西省没有法定市、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专题地图的历史。根植陕西,服务三秦,队员们用双脚走遍了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用汗水沁润了关中平原的千里沃野,用双手绘制了秦岭深处的叠嶂山峦。手中的仪器、笔下的地图见证了他们对陕西经济建设的保障服务。

  传承历史,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综述中这样说道。传统文物调查手段在数据精度上存在技术局限性,如何更加精确地记录和保护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是文物工作者们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早在2007年,该队率先与陕西省文物部门合作,完成陕西省1218.1千米的明长城调查工作,用测绘技术摸清了陕西省明长城“家底”,为长城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作为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文物局联合挂牌的“陕西省文物测绘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单位,该队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探索“测绘+文物”。通过为陕西省彬县大佛寺、张骞墓、大明宫丹凤门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建立的高精度三维数字档案,助力完成丝绸之路申遗工作;通过开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洛南旧石器遗址、霸陵陪葬坑等发掘现场三维扫描,助力文物考古和数字化记录。

  近年来,该队还先后完成陕西省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系统、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系统等文物系统建设工作;编制完成了《古都长安图志》《延安历史遗迹文物图集》等文物图集;完成石窟寺文物保护、沿黄革命文物调查合作、文保单位保护区划划定等重大文物调查和测绘项目,为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和文化推广保驾护航。

  牢记使命,助力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宁,则陕西兴。作为“陕西省智慧黄河研究院”依托单位,该队积极响应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围绕省黄河办工作需求,开展智慧黄河研究、平台建设管理、实景三维与二维数据融合等工作。

  围绕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关注重点,应用近景摄影、水下测量、遥感影像等技术,构建黄河流域2米宏观层级至5厘米精细实景三维模型;开展多源测绘数据融合的边坡地质灾害监测、典型河库汛期前后水下形态变化监测、典型矿山的生态修复监测,黄土丘陵沟壑典型流域淤地坝、梯田等的空间分布与基本情况监测、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等多项研究及监测工作;编制完成《陕西省黄河流域地图册》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图集(陕西卷)》等专题图集。

  同时,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底,搭建陕西省“智慧黄河”信息平台基础框架,用于整合黄河流域水文、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数据,摸清黄河流域本底状况,构建智能感知网络体系示范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贡献力量。

  规划先行,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该队发挥技术和装备以及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三线三区”划定、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工作,实现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为县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修复提供“规划一张图”。

  队员深入田间地头,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调查、水域生态承载力评价、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和数字平台建设,为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振兴提供详细本底数据,助力提升地方政府自然资源治理水平。

  该队主动服务陕西省乡村振兴战略,与西安理工大学等单位筹建西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开展多地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其中,镇巴县盐场镇龙溪村实用性村庄规划(2021-2035年)为陕西省实用性村庄规划省级试点之一。编制工作中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寻求符合村庄自身产业发展的方向,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乡村振兴勾画发展蓝图。

  追求卓越,提升创新和发展能力

  省部级科技创新奖励10余项,厅局级奖励50余项,国家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40余项,参与制定各级标准9项……一项项科技成果彰显了该队坚持“管理为核心、人才为根基、创新为动力、装备为保障”的发展理念。

  管理为核心。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通过科学的标准、规范的流程以及信息化管理手段,确保各项工作有机衔接、运行高效,提升内部管理能力。

  人才为根基。先后构建4个局级创新平台,4个核心技术攻关团队,10个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建立科学人才培养机制,形成覆盖多个专业学科的人才梯队,先后涌现出省级劳模5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测绘技术能手4人。

  创新为动力。对外与高校、高新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在技术创新、生产流程优化等方面不断创新,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机制。

  装备为保障。从三维激光扫描仪到无人机,从移动测量车到水下测量系统,拥有先进测绘仪器500余套,构建了空、天、地、水一体化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时代,新的挑战,自然资源部第二地形测量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党员的回信精神,接续测绘精神传承,紧密围绕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两支撑、一提升”根本定位,充分彰显一流国家队伍的担当与作为,为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地理信息保障服务。(周磊)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