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温家川水文站的故事
2023-01-31 10:46:55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第一次视察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共和国第一代黄河水文工作者告别亲人,远离城市和家乡,来到黄河中游,深入到气候恶劣、交通闭塞、条件异常艰苦的山沟沟设立水文站。

1953年6月,年仅29岁的杨广成服从组织安排,毅然离开山东艾山水文站,赴陕西省神木县温家川设立水文站。临行前,他在河南开封参加了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召开的治黄动员大会,一位领导的发言让他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水文站地处偏僻,条件恶劣、生活艰苦,但我们为黄河治理开发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收集水文资料,这是一项特别有意义、特别光荣的使命。水文测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要说刮大风下大雨,就是刮石头下刀子也必须把第一手水文资料测到手。洪水涨到哪里,我们就测到哪里,决不能放跑任何一场洪水!”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在杨广成年轻的心里深深扎了根。

怀着治理黄河的雄心壮志,杨广成与测工杨廷学背上行李和简易测验用具,离开黄委会驻地,乘火车、坐汽车一路颠簸,于6月28日到达山西临县。临县距温家川还有150里山路,没有通车公路,他们只好请一位向导带路,雇了一头骆驼驮负沉重的行李,两人翻山越岭,风雨兼程,两天后终于抵达目的地——温家川。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要租一孔窑洞住都很困难。杨广成与杨廷学在热心村民指引下,来到一座废弃多年的破庙,把铺盖卷往地上一撂,就此安营扎寨。接下来,他俩不顾连日的长途跋涉、旅途劳累,立即开展工作。他们很快修了几支水尺,自己动手画上刻度,打在河里开始观测。

1953年7月1日8时,随着窟野河温家川水文站观测的第一组水位数据载入记录,黄委会温家川水文站宣告诞生,温家川从此与黄河水文结下了不解之缘。

吃糠咽菜住旧庙,破衣烂衫如乞丐,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工作热情。设站初期,他们摸不透山区洪水的脾气,听老乡说,温家川的洪水来去匆匆,很难捕捉,有时候太阳红彤彤的冷不防大水就来了。为了抓住这难得的观测机会,在没有观测房的情况下,他们经常在河滩里死守,困了就地睡在河滩上,以便于水来了能及时醒来观测。有一次,看上去天气挺好的,但老乡们说:“到处都是泥腥味,夜里肯定要发山水!”二人不敢怠慢,晚上双双睡在河滩上。邻居大爷见他们迟迟不归,打着灯笼出来找,见他们在沙滩上睡得熟,忙把他们拽起来,生气地说:“你俩不要命了?大水就下来了,再不走,小心把你们冲到黄河里喂鱼去!”两人将信将疑上岸不久,骤然间轰隆声起,黑压压的洪水咆哮而来,两人庆幸老大爷及时相救,才侥幸捡回一条命。

设站初期,测验设施少得可怜,远远不能满足测验之需,平常测流通常采用涉水流速仪法,来了大水只能看几个漂浮物或观测比降来推算流量。涉水测流在天暖水小的时候还可以,到了秋冬再用这种办法,人可就受罪了。但为取得连续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杨广成与杨廷学义无反顾,一次次跳进冰寒刺骨的河水里测流。水小时人受些罪还能测得,一旦水稍微大些,即使人再不怕冻也很难测得到。一次,河水较大无法施测,两人站在岸上望河兴叹。无奈之际,对岸一头驮着花生蔓的大黑牛从河上横渡而来,当牛游到河中间时,从牛背上掉下一棵花生蔓缓缓流过断面。牛走不多远,身子一晃又掉下一棵,顺流而下。眼前的情景触发了灵感,他们当即找到村干部,借来大黑牛,通过骑牛放浮标的方式,顺利测完流量,并将此法沿用下来。随着温度下降,河里的冰花越来越密,再放浮标也不灵了,只有继续涉水测流。

天寒地冻,光着两条腿下河测流,不仅考验人的耐受能力,更严重损害着他们的身体健康。智慧的杨广成又有了新主意,他们搞来两块破油布,穿上棉裤棉鞋,把油布紧紧缠裹在腿脚上,然后下水测流。在零下十几、二十摄氏度的低温下涉水测流,待测完出水后,油布冻得像铁板一样,两腿僵直不能弯曲,行走困难,不用火烤一时半会休想把油布拆下来。村民们见了都心疼,说:“这样拼命可不行呀!我们这里天气冷,和你们南方不一样,等你们老了会落病的!”但英勇的水文工作者没有退缩,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忍痛坚持把封河前流量的第一手资料全部测到手,保证了水文资料的连续完整。

温家川水文站最初测量地点在石盘壕,20世纪50年代末在店坊滩修办公场所一处,测量地点在贾家壕。70年代以前,水文测量人员多来自山东、河南、山西等省。80年代后,随着当地考入黄河水利学校学生增多,大部分工作人员为榆林本地青年。1966年9月,随着人员增加、业务量加大,又将办公场所和测量地点上迁二百余米,迁往贾家壕对岸。那个年代,每逢节日,水文站职工经常和温家川村民、学校师生一起联欢。温家川村民和水文站职工相处和谐,关系融洽。

温家川水文站虽经多次搬迁,不管是温家川、路家沟(店坊滩)还是刘家坡,不管是用原始的放草靶测流,还是现在的卫星传输、短波数字化应用,“温家川水文站”的站名始终未变。□温亚洲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