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1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人的生活中没有微不足道的东西
2019-09-26 13:51:43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张书省和他的人物散文

收到《雨润长安春》正是己亥年秋雨绵绵的日子,急不可待地展书喜读,竟欲罢不能,那滴滴春雨也随着缠绵的秋雨浇灌着我的心田。

作家张书省是陕西新闻界的骄傲,曾荣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既当过教授又做过电视台副台长,是我多年敬仰的朋友。读他的书不仅感到十分亲切,更多的是收获了许多感动和震撼,特别是对他的人物散文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也算是有30年工龄的“老记”,也曾采写过几十上百的人物,但和他的人物散文比起来真不在一个量级。读他的作品,使我不由想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同盖达尔在一起的日子》里说的:“无论在真正的文学中,还是在一个真正的人的生活中,都没有微不足道的东西。”“盖达尔的每一天几乎都充满了非常事件、异想天开的事……不管盖达尔做的是什么事,说的是什么话,一切都会立即失去平凡的、令人厌倦的特点,变成不平凡的东西。”书省正有盖达尔这样的特点,你看他的选材多么广泛,父母亲友、爱恨情仇、歌哭悲欢、生老病死、衣食住行诸多篇什,还有对班固、班超、狄仁杰、孟尝君等的书写,都是从平凡的微不足道的东西中抽出其精华。像让我心灵一震的是对人们公认的反动军阀吴佩孚的另一面总结出的智绝、廉绝等“七绝”,特别是不为日寇的拉拢大义凛然成为佩服的亮点。书中话题林林总总,对接了生活的纷纭丰富,体现出整体性的时代经验和情感特质。

书省最大的本领是写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生活和感悟。他不再是按一般记者惯常的老路选几件典型事例概括出鲜明的主题就戛然而止,而是广纳细收、纵横捭阖、深挖深钻,把鲜活的个人经验与时代主流联系起来,从个性的体验出发去记录时代的步伐。看看《铮铮铁骨赖执着》中对老师张宣的叙写,第一眼是“既不高大,也不魁实……普通得如一介书生”,后来和老师在黑暗的防空洞砌砖,又去农场劳动,知道老师1938年就加入共产党,后奔赴延安却在整风中被打成国民党特务,1958年又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历经磨难,拳打脚踢被打聋耳朵。他既是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也成为他做人的楷模。像他写陈忠实和贾平凹的几篇,都是从日常接触的小事写起,但言谈举止让人认识了“他就是他,个性的他,灞河边上的他,古长安的他,陈忠实的他”和“永远的木讷、低调、沉稳,永远不会踌躇满志、春风得意、纵横天下,一张平平常常的毫无特色的脸,再热闹的场合也只是抿着嘴的微笑,但他却有一脑袋异于常人的思维”的贾平凹。他和平凹是同班同学,自然了解更深。我特别欣赏他的《写平凹的半篇文章》,记述的是和方英文一起取稿斗嘴的小事,从中能看出他汲取了平凹文思的几分才华,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风格,那种不动声色的幽默味道,那种从真实和平实中飘散出来的文学气息、诗意的东西……霎时会俘获你的心灵。

书省纪念逝去的爷爷和母亲的两篇文章读来令人落泪。他悔恨自己在“破四旧”时烧毁家中的旧书和牌位,砸了房顶的兽形脊瓦和宝剑,这都是“全村公认的好人、文人、智者、仁者”和爷爷钟爱的宝贝。而母亲“绝不能让要饭的空着手从咱家门口离开”的教诲,就是他一生富有爱心的根源。爱心是他处事的标准。他写生活的百味杂陈,也写平凡琐碎中的趣味,以及亲人的逐渐离去,生命中遭遇的痛苦和挫折,无论是写伤心事还是亲情中最不堪的残忍,他的真挚和饱含深情都是最动人的地方。

他为孙女写的《童真翘翘》让人百感交集。我也曾挖空心思为外孙女写过短文,没想到他的这篇从翘翘出生到“两岁翘翘”“翘翘两岁半”……“拒绝幸福”“翘翘长大了”(五岁半)竟写了6万多字,你想,他得仔细观察、忠实记录,尽量多陪她在一起,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两句点亮人心的话,他能从平凡、琐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美好、温暖、童话的东西,让人读后心情舒畅、增添力量,这也是书省爱心和教育的揉合,启示我们如何培育出有益于社会的接班人。

作为一个新闻人,他始终把记录时代反映时代作为自己的空间和责任。散文虽然要突出“我”的见闻和感受,但它不仅仅是个人情绪与回忆的物,更是反映当下鲜活的社会变革、当代深刻变化的物。就像他回顾《自行车时代》,“是白天不用锁门,晚上不用紧张,贫富相差很小的时代。当然,大家都穷,偷也没多少东西可偷……”当进入21世纪,他高歌的是“最美女孩”“最美奶奶”“撑伞仙女”的《最美是一种境界》。在反腐败的激烈战役中,他大声为《王岐山说:“还早呢”》点赞。再过几十年,人们读这样的作品,自然会通过书写个体鲜活经验而展现出过往的时代面貌,不就成了“我所直接经历的历史写作”?

著名作家石英在他的新作选出版时曾说过:“志在随着时光的推进、阅历的丰厚,尽可能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生命的感应上应具有更新的发现,更深的发掘”,我以为,书省的这部书也应称为创新。□银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13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