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1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征文 | 家乡的路
2019-09-16 14:20:18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张永峰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这句话,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句哲理名言,但是,让经历过土路、炭渣路、砂石路、柏油马路、水泥路、城市绿道的我看来,“路”这个字眼,却是我心中无法抹去的烙印。

90年代的农村,物资短缺是农村人心中永远的痛。我结婚时,父亲给我买了一辆26型凤凰自行车。新自行车买回来后,我自然是欣喜若狂,倍加爱惜。

当时,我在一家报社上班,早起不等明,就骑上新自行车去上班,晚上天麻麻黑才回家。从我家到公路上,要走一条3里多的土路,那是我们村上人上西安、进韦曲的必经之地,走完这条路,才能到西(西安)万(万源)公路。晴天倒还罢了,一到下雨,可把人熬煎扎了。出门时,心疼自行车,就穿上高腰胶鞋,把自行车扛在肩膀,母亲提着我的皮鞋,把我送到柏油马路上,我才把自行车放下,换上皮鞋,母亲又提上我的高腰胶鞋,深一脚浅一脚,顺着长长的泥路回家,我再骑上自行车去上班。

有一次加班回家晚了,天下着雨,舍不得骑新自行车淌泥路回家。索性脱下皮鞋,抹下袜子,挽起裤腿,把自行车往肩膀一扛,光着脚丫子,硬是淌着泥路走回了家。母亲见我回来,忙不迭地打来一盆热水,当我用手扣掉脚上的泥巴,把冰冷的双脚伸进热水盆时,感觉自己的眼眶已有些湿润……

村里人最怕下雨。一到下雨,布鞋、军用鞋、网球鞋都穿不成了,一双雨鞋7块多钱,可有些人家还是买不起。村里人都盼望能修一条好走一点的路,虽然知道凭借村上的经济条件,这是无法实现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一直在心头萦绕,成为一段无法抹去的时代记忆。

后来,村办综合厂和一家钢厂有业务往来,听村里人说,村长给钢厂厂长好说歹说。一个礼拜后,钢厂出动两辆卡车,把20多车炼钢的炉渣拉到我们村的出村路上,村里人拿炉渣铺路,人工修成了一条碳渣路,我们的出行条件才得以改善。

到2000年,我们村整村拆迁,新村全都是水泥路,出了村,就直接到韦(韦曲)斗(斗门)路上,我们从此不再受走泥路的艰难。70载沧海桑田,70载春风劲吹,70载脱胎换骨,70载奋进追梦。我欣喜地看到,今日的家乡,正在以自信开放、创新包容的姿态,砥砺奋进,追梦超越,从土路、砂石路、柏油马路、城市绿道,昂首阔步,意气风发,迈向新时代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13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