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史海·观察 嗟乎先生 亦舅亦师
2023-01-03 14:48:40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晚明王徵,实在是一位奇士。困顿科场近三十年,五十二岁才步入仕途。其为宦生涯短暂却又辉煌,德操才智出类拔萃,上下嘉叹;不畏权贵铁骨铮铮,赢得“关西劲士”的美名。生不逢时身处乱世,面对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他主动捐弃生命而殉国,做了明王朝的悲剧英雄。更称奇的是,在西风东渐,两种异质文化相碰撞的大背景下,他站立潮头,放出眼光,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会通作出惊人贡献:天启六年(1626),与法国人金尼阁合作完成以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的《西儒耳目资》,成为当今汉语拼音方案的“鼻祖”;两年后的崇祯元年(1628),又与德国科学家邓玉函合作译绘了《远西奇器图说录最》,被誉为我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一位老进士而具世界眼光,和同时代翻译《几何原本》的徐光启被后世合称为“南徐北王”。

王徵在道阻且长的成才之路上终成大器,与家乡优良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舅父湛川先生张鉴,慧眼识珠,言传身教,其恩泽所施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给了王徵沦肌浃髓受益终身的涵濡。

张鉴,陕西泾阳县嵯峨山前管村里人,万历年间关中著名学者,弱冠之年即设坛授徒,当时的显宦宿儒多重其道德文章而争相延聘。上了《明儒学案》的郭郛先生曾让两个孩子从业于张鉴,且与人说:“对张君如对偶像,吾且奉之为师,岂独二子!”王徵生而颖悟,入学前粗读了一些书,在不知文章为何物时,“听人说有破题、起首……乃自诌一破,约有半篇文章之多”。张、王两家相距很近,小王徵常去外家,深得舅舅张鉴喜爱,虚龄七岁投其门下受业。王徵敏而好学又勤于思考,得张鉴加意培养,如春苗得雨日见茁壮,十五岁时,已是“文章骏发,立志落落,不与众伍”。一日,张鉴的妻兄尚从教来张家碰上了王徵。此前,曾多次听妹夫夸赞他的外甥,今日一见果然聪慧,于是便当场出题让其试作。王徵应命提笔,不一会儿完卷,阅之,“斐然可观”。尚氏高兴异常,当即邀张鉴为证,将爱女许配王徵。

张鉴不是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之父,只把儿子的天赋才能到处炫耀而“不使学”,致使“神童”终于“泯然众人”。在王徵离开自己入了县学后,张鉴仍然关心外甥的深造提高,要他把才华的锋刃放在勤奋的磨石上不断砥砺。张先生有一部自编的类似于《三字经》的启蒙读物《历代事略发蒙歌》,王徵早已熟读成诵,但张先生要求他“于歌中或事迹未甚了然,或姓名未甚明悉,于夫史断可摘录者,详稽全史,忝注其旁,并细书条段于额上”。这实际是在引导王徵由表及里,追根溯源,钩沉提要,融会贯通做学问,从而走出“记问之学”的浅层次,可谓良师良方,用心亦苦。

张鉴对王徵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他博学多才而又注重致用,文章以外,“八阵之推演,六壬之新解”皆有心得而尤长于巧思制器,“易弩、火弩诸机括,张翼、无敌诸战车,扼要调化,制作种种,出人意表”。万历二十五年,时任太原同知的张鉴督运偏头关军饷期间,抽暇制作了各种战车、易弩,总督萧大亨赏识其巧思独运而“布诸塞上,永为折冲御侮之具”。王徵早为史上璇玑玉衡(浑天仪)、木牛流马等奇巧制作的失传而遗憾,很想模仿古人,自己动手,舅父的身体力行给了他冲破“君子不器”传统的巨大动力。在那漫长的困顿科场的岁月里,王徵没有青灯黄卷埋头苦熬,而是一边著述立言,一边投身格物制器,累岁弥月,眠思坐想,一似痴人,终于制作出了虹吸、鹤饮、轮壶(自鸣钟)、代耕、自转磨、自行车(打捆稼禾的运载工具)以及地平、活动木等数十种半自动半机械化的奇器,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后来他司理广平时亦有应用,博得好评。天启六年(1626),他又将其中有关民生日用急需的内容汇编成册,名曰《新制诸器图说》。有了以上丰富扎实的实践经验垫底,《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之于王徵,便不是什么完全陌生的坚城高地。需要补习的主要是系统的测量、算指、比例知识,而以王的智力和专注,有邓玉函的热心辅导,“习之数日,颇亦晓其梗概”。

欲知张鉴在王徵生命中的分量有多重,最好是听王徵自己的诉说与评定。读王徵著述,屡屡遇到一个字典里没有的语词——“舅师”,这是他对张鉴满怀崇敬感恩的专用称谓,终世不改。《祭尚宜人文》里回忆道:“我舅师每莅任,徵且追随宦署”,犹如一个提前“观政”的见习生;《兵约》序言说:在广平,被巡抚张蓬玄调去恒阳练兵的训练方案,就是参照舅师所著孔明八阵图解加上自己的一得之愚制定的;表弟张炳璿受任满城县令,王徵在贺信里特别提及舅师在定兴任上曾远诣杨继盛祠的事,希望他不负庭训,实行真心爱民的美政;崇祯十一年,有憾于自己那本舅师编的《发蒙歌》在登莱前线丢失,六十八岁的“白发学徒门下甥”王徵还借来表弟收藏的孤本亲自抄录一遍,以传子孙。

张鉴病重日,王徵熬汤送药,不离左右,直至舅师瞑目,亲视棺殓,泪洒坟茔。周年祭日,王徵提笔写下铿铿然重于千斤的悼词:“嗟乎先生!孰无舅?先生于徵,舅而父者也!嗟乎先生!孰无舅?先生于徵,舅而师者也!”没齿难忘啊,这是他心中永远的堕泪碑。□冯日乾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