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史海·观察 牛文化的陕西溯源
2021-01-07 15:24:10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说到中国的牛文化,就会想到鲁迅的:“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俯首甘为孺子牛”,就会想到春秋战国时田单的“火牛阵”,《西游记》中的牛魔王,《水浒传》里小名叫铁牛的李逵,“庖丁解牛”的传说,以及“老黄牛精神”。

而西周和春秋时期的《诗经》就有关于牛的记载,《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中有:“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日之夕矣,羊牛下括。”《诗经·小雅·无羊》有:“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犒。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西汉太初年间,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所以古语有“自混沌初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所谓“地辟于丑”,即丑为牛。这样一来,牛就成了“辟地之神”。

《周易》中称“坤为牛”,即牛是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即坤卦的象征物,“坤像地任重而顺,故为牛也”。因之牛也被誉为“神牛”,其身俱之美德,几千年来更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赞颂。

牛是人类的忠实朋友,牛为人类忠实地提供了终身苦役,牛被称为“仁畜”“瑞牛”,民间有“福牛耕瑞,吉牛迎春”的吉祥语。

陕西人说到牛的俗语、俚话不少,例如:“一头牛,半个家”。庄稼人向往的好日子就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再有“耕牛是个宝,农家离不了”“点灯省油,耕地爱牛”“牛是种地人的哑巴儿子”等等。

1983年陕西洋县张家村出土一件商牛觥,也称“神兽形觥”,作站立状。盖前端为兽首,叶形双耳竖立,额顶饰盘曲的双蛇。弯眉,圆目,尖吻。盖顶前部置一卷尾立龙,后置一扁体夔龙。盖后端饰饕餮纹,双角竖起。短流,椭圆形腹,短尾下垂,半圆形四足。器腹饰鸟纹,后饰一卷尾夔纹,通体以云雷纹为地纹。

1967年岐山县贺家村出土一件西周牛形尊,牛形尊蹄脚粗壮有力,体形浑圆,伸颈翘首作牛吼状,伸舌为流,环尾成鋬。牛背上方开方口,器盖钮为一只竖耳缩身呈欲扑状的老虎。通体饰卷龙纹,神态生动,是一件西周青铜器极为罕见的珍品。

1974年宝鸡市茹家庄出一件西周玉牛,为青玉质,牛站立状,口微张,头前伸平视前方,两弯角后伏,脖颈粗短,嘴部穿一圆孔,可佩带。雕工精巧,神态逼真;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出土“北魏褐釉陶牛车”。1952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一件南北朝时期的“彩绘独角兽”,独角兽也称獬豸,但除过一独角,背浮雕有翅膀外,其余牛身、牛头、牛腿、牛蹄,也应称“彩绘独角神牛”。

1962年出土于陕北绥德县的汉画像石“牛耕图”和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出土了“北魏褐釉陶牛车”,让人们从牛耕图、牛拉车上一睹人类如何役使牛的历史真实。

而流传在陕西的与牛相关传说、故事也有不少。例如:“金牛道五丁开关”“牛郎织女”石像塑在长安昆明池,西汉名相长安城外“丙吉问喘”,唐代韩滉画的《五牛图》等等。

唐代刘叉《代牛言》诗中有:“渴饮颖川流,饿喘吴门月。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竭。”宋代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写的都是牛之吃苦耐劳,奉献自己,牛为人们创造的财富再多,仍得不到休息,更得不到报答。既使积劳成疾,仍摆脱不了劳役之苦。

宋代梅尧臣在《耕牛》一诗中写道:“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其中“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读后让人感动莫名。一头正在哺育小牛犊的母牛,一边耕田一边要呵护小牛。犁轭磨破了母牛的的肩颈,它还要拼命将犁往前拉,可哪有暇顾及正待哺乳的牛犊呀!其品德多么令人崇敬。

著过《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并以之获过茅盾文学奖的陕北作家路遥的名言就是:“像牛一样的劳动,像土地一样贡献”这句话就镌刻在路遥墓后一面高大的石壁上,而路遥出生于1949年,属牛。

再有,曾被授予中国雕塑艺术终身成就奖的潘鹤先生为深圳雕塑的“拓荒牛”,获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金奖,已成为深圳精神乃至改革开放精神的“世纪象征”。

国画大师齐白石自称“耕砚牛”;山水画大师李可染为自己画室取名“师牛堂”;臧克家有“老牛以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人民艺术家的老舍自取雅号“文牛”;著名豫剧丑角牛俊国的艺名“牛得草”等等。

郭沫若先生在《水牛歌》中写道:“花有国花,人有国手,你是中国国兽,兽中泰斗。”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对牛美德的尊敬崇拜。而且在对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塑造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牛为标,化牛入性,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博大深厚的牛文化,和勤劳奉献的民族个性的内在实质。

□朱文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