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1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史海·观察 暴戾语言辱骂、发动水军造谣煽动、人肉搜索、人身威胁…… 实施网络暴力,有人不仅图爽还图利
2020-07-31 15:59:29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从辱骂丑化,到发动水军造谣煽动,甚至人肉搜索,网络暴力在不断升级,有的还形成了组织严密的黑色产业链。律师表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暴问题亟须更有力的防范和治理。

“以后见了我和我的兄弟,必须跪下磕头”……近日,因为玩手游打排位赛技术稍逊,林勇(化名)被两个队友先是打字辱骂,后又开麦互怼,用词不堪入耳。在他退出游戏房间后,还被这两人反复拉进房间咒骂不止。林勇本想将游戏一卸了之,但一想到被网暴的过程,就气愤不已,于是到网络平台投诉,想要讨个说法。

辱骂、人肉搜索,网暴无孔不入

手游大热,拥趸以年轻人居多,这也使之成为网络暴力的重灾区。和林勇一样,不少玩家都曾在游戏中遭受过咒骂羞辱。尽管平台会通过识别禁用字词予以管理,但施暴者往往换个同音字或以拼音代替,暴戾语言的伤害值并未降低。

曾引发关注的“8·27儿童网络暴力事件”也跟游戏有关。当时,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播发报道,批评了一款网络游戏,引发数名年幼玩家到网络贴吧对电视节目进行围攻,用语粗鄙。一位称目睹了孩子发帖的父亲说:“我8岁的儿子被引导成了一个网络暴民。”

除了宣泄情绪,网暴还往往因利益而起。搜索各大网络投诉平台和贴吧,有关网络暴力催收、网购差评遭恐吓、平台泄露隐私致使用者长期遭受语言攻击等事件不时出现。

笔者在聚投诉、黑猫投诉等投诉平台了解到,有的施暴者会花样煽动网友进行集体攻击。一名网友网购退款后,被店主不断进行辱骂,并被曝光了个人电话和住址,店主还煽动上百人对其进行网络暴力。还有一名网友因买到的玩具与描述不符要求退货,被卖家将购买信息和个别聊天记录截屏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偷换概念博同情引导舆论,对买家造成严重心理伤害。

“每隔两小时便以各种身份通过电话进行恐吓、威胁”“恶意读取通讯录信息,短信编辑侮辱内容群发给所有联系人”“加微信后盗取照片群发,进行人身攻击”……在网络投诉平台,各类网贷催款暴力手段层出不穷,借贷者苦不堪言,有的被公司开除,更有甚者不堪压力跳楼自杀。

新型网暴呈现出组织化、产业化苗头

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受害人有名有姓,却找不到具体的实施伤害的人。正因为如此,参与的网民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肆意而为。

四川德阳一名女医生因泳池冲突遭受网络暴力,后自杀;杭州网红殴打孕妇事件,部分网民对涉事网红“人肉搜索”,寄了花圈和寿衣……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发生,严重伤害了当事人的身心健康,甚至逾越了法律底线。

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就查询到这样一起案例。为泄私愤,杭州的江某在赵某所建微信群内散布赵某不雅照片,随后,不雅照事件持续发酵,被多家媒体改编、发布、转发,引发社会舆论关注,致使赵某遭受了严重的网络暴力,生活、工作、身心健康受到一系列严重影响。经医院诊断,赵某被认定为重度焦虑、重度抑郁症状,需服用抗抑郁药物,并定期接受心理治疗。确诊后,赵某将江某诉至法庭。今年4月,杭州市江干区法院判决江某支付赵某精神损害抚慰金和医疗费2万余元。

笔者梳理相关案例还发现,网络暴力已成为部分网民实施有目的打击与报复的手段之一。此外,部分网络平台为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也存在在商业化运作中故意自编自演相关事件或放任网络暴行蔓延的行为。有媒体报道称,作为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升级版新型网暴日益呈现出组织化、群体化、利益化、产业化、规模化等苗头,他们以网暴制造舆情,诱导甚至绑架相关部门采取对其有利的应对措施。

解决网暴施害需多维施策

“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广东广和(长春)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雨琦说,网络绝不是暴力的法外之地,情节轻微的会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王雨琦告诉笔者,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全文虽仅有19条,但从“有偿删帖”到“网络水军”,从“搜索敲诈”到“微信传谣”,各种网上颇具争议的“擦边球式”做法都有提及,这也给包括网络暴力在内的诸多不法行为念了“紧箍咒”。尽管有法律条文适用于网络暴力事件的处理,但实际上诉诸法律的受害人并不多。

“传统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完全适应网络领域的变化,导致大部分网络暴力的当事人无法获得经济补偿。”长春大学网络国学院副院长于天罡说,应当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违法犯罪与其他不当行为的界限以及相应的处理依据,相关部门应及时公开处理有关事件和案件,震慑不法网民。

于天罡说,机器人水军已经有了,他担心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新技术可能会主动生成数据、语言等,出现网络暴力问题。他还建议,由司法部门组织,律师协会牵头新闻媒体等行业,成立网络救助志愿机构或队伍,为网络暴力受害者提供救助。□柳姗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13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