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睿琳 宁黛艳
2002年5月,渭河南岸2号桥西几百米处,咸阳市水利部门清理河道时掘出数十根木桩和铁环、铁柱等栓船用具,专家考证后确定,此地为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遗址,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就依此建成。考古勘察到的渡口范围西起张飞庙,东到清渭楼,遗迹面积约190平方米,遗址东西长230米,南北宽约7-10米,共两层台阶,均用长方形石条砌成,白灰灌浆勾缝。咸阳古渡遗址在隐匿百年后,重现人间。
长安一胜迹

《民国咸阳县志》中有记载:“远则晋豫滇蜀,近则省郡邻壤之人,往来涉利,他处渡口,鲜或有之。”

咸阳境内水域发达,河道纵横,沿岸渡口星罗棋布。据史料记载,渭河流域的渡口,有横灞店渡、渭河普济渡、名光渡、渭桥渡、光泰门渡等十几个渡口,还有咸阳境内的龙光渡,西渭渡、两寺渡、孙张渡、安刘渡、葫芦渡等共30余处。古时渡口摆渡方式分为官渡和私渡,撑渡、绳渡、野渡是私渡口的主要方式,而官渡则为大船驳渡。咸阳古渡就是渭河两岸分布数个渡口中最大最为著名的官渡,也叫渭阳渡。有水必有船,有船必有声,“渡头欸乃”就是最好的例证,古渡日夜繁忙,渡船如梭,咸阳古渡景色秀美自成一景,渡口来往的商贾旅客依赖于此得以畅通南北东西,可谓是“造舟于渭,东横乎大河”,渡口既有帆船点点,又有舟作浮桥,车水马龙,一片繁忙。“秦地有吴洲,千樯渭曲头”,展现出东渭桥帆樯林立,大型码头的繁华画面。

1928年的咸阳古渡

20世纪30年代,渭河上的货物运输与行人渡渭

1933年的咸阳古渡

从历史上看,咸阳古渡经历了从秦代的“横桥”到西汉的“渭桥”,又从唐代的“便桥”到明清两朝的“古渡口”,已有千年的变迁,也有了“咸阳古渡经历3000多个春秋”之说。自秦朝以来,都城咸阳官府正式在此架设横桥,故有“渭水贯河,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描写。西汉定都长安后,张骞开辟丝绸之路,这里成为西出长安的第一渡口。以此为发端的中国古代贸易,由此拉开序幕。彼时码头附近建有“西市”,来往于长安的商旅、马帮、驼队在此歇脚,此时的渡口已成为西通西域、南往巴蜀的交通要冲,是古代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必经之路。唐末时期的咸阳桥,渐失和平景象,四处皆是悲离场景,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皇出宫门西走,携杨玉环及大臣一行匆忙逃亡四川,通过此桥后,杨国忠为阻止叛军追赶,下令强行毁掉了久负盛名的古渡桥。也就有了诗人刘沧“经过此地无穷事,一望凄然感废兴”的感叹。明洪武四年(1371),咸阳城西迁到渭水驿,咸阳古渡正式成为“秦中第一大渡”。新中国成立之后,渡口还有摆渡船来往于渭河两岸,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现代化大桥的建成,渡口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摆渡人这一职业就此销声匿迹。

民国时期的渭河艄公

1936年的咸阳古渡

1939年的咸阳古渡

西安碑林中有块碑石,刻于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作者为朱集义,碑面以书、画、诗为一体,一景一画,构成关中八景:华岳仙掌,东望崤涵;雁塔晨钟,响彻城南。骊山晚照,披金秦地;曲江流饮,情绕长安;灞柳风雪,三春送暖;太白积雪,六月亦寒;草堂烟雾,诗画相连;咸阳古渡,名闻千年。千年古渡,就此闻名。

1943年,渭河咸阳段上的小型运输船

咸阳古渡旧照

旧桩在诉说

三千多年物换星移,滔滔渭水东流而去,除了河道中遗留的一些残垣断木,如今,古渡依然存在,却已不再是当年的古渡,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最终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却默默地注视着咸阳城的风云变幻,诉不尽的是那一段段沧桑过往。

时至今日,咸阳古渡遗址的发现,为人们研究古代交通、商业、军事、文学以及城市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我们现在所站位置即是咸阳古渡遗址原址。脚下的木桩都是密封的,里面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当然,我们也有工作人员每日观察数据,监测柏木桩的实时状态。覆盖钢化玻璃,既可以防止灰尘杂物落入遗址内,又可以观测遗址内的检测仪器”,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的讲解员这样介绍。参观时,人们行走其上,透过玻璃,也近距离、多角度地观察考古发掘后的遗址原貌。

“由于当时修建河堤的技术采用了两种创新方式,即以木桩为基础,上置石堤;石缝灌铁,石料相接处用扒钉相连,这两种方式极大地解决了石堤建在岸边经常容易被冲垮的现实问题。有碑文记载,当时修建古渡的时候,柏木桩就用了5000多根,大小石块也有10000多块,日用工1000人。正因这样的技术,才让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清代河堤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根据讲解员的介绍,俯身透过钢化玻璃能看到十几截矮矮的柏木桩立于在沙石堆中,木桩上每一道深浅不一的木纹像是在诉说着咸阳古渡古老的故事,闭上眼,将自己置身历史的洪流中,仿佛能感受到“洪渭之流,径入于河;大船万石,转漕相过”的繁忙景象。

唐朝时西域胡商经常在咸阳渡口从事贸易活动。唐代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各国的商旅使者与普通民众来往于丝绸之路沿线,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金器传入到西方国家,而西方国家的玻璃、珠宝、动植物等通过丝绸之路流入中国。物品交换和人员往来,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今天在倡导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时刻,它的历史也显得尤为重要。咸阳古渡作为丝绸之路沿线的第一个驿站,对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博物馆内的场景复原展示和动画效果放映,使人们在一静一动间,对咸阳古渡在丝路贸易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立体的了解。

咸阳古渡最后一名船工

博物馆内展出的藏品,部分出自咸阳地区的国家一、二级文物,文物等级高且保存完整,代表性文物有:汉玉高脚杯、唐錾花金执壶、唐胡人牵三彩单峰驼、唐海兽葡萄镜、外国货币等。这些藏品从原料的来源、纹饰、器型等不同角度呈现出浓厚的异域特征,也是中外文化融合的产物和见证。

古渡送别

古渡遗址-柏木桩

唐代胡人牵三彩单峰驼

陕西著名文化学者杨乾坤先生评价:“咸阳作为秦汉唐时期的古都,自秦汉以来,咸阳古渡就是通往西域,连接中原、西北和西南的交通要塞。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名篇佳句,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及杜甫的《兵车行》等等,这更凸显出了古渡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咸阳县新修河岸之记”残碑

繁忙码头

渭河古渡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一些为历史见证的文化印记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和记忆里,可能是一句摆渡号子,可能是一份代表着地域风情的职业……而这些美好回忆和文化血脉需要被保护,被传承。

古渡的新声

作为很多生长在渭河边儿上的老秦人,对于古渡的记忆,只有在走进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那一刹那,才如梦初醒。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咸阳人,小时候在诗句里了解过关中八景,但关中八景所处位置,却不得而知。后来咸阳古渡遗址被保护起来,我才知道我们渭河边有个这么有名气的地方。有幸来到博物馆工作,才慢慢了解到关于古渡的历史,也感受到了曾经古渡‘客船风尘红照里,渔家寒火碧烟中’的唯美景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王女士接着说:“许多历史典故都发生在古渡,如周文王‘文王迎亲’‘渭水访贤’、郭子仪“单骑退敌”、唐太宗‘便桥结盟’等”。这里曾是商贸繁华的宝地,也凭借宜人的风景和浓郁的文化色彩吸引着无数文人驻足于此,以诗词诉请,后人才得以从诗句中窥见当年古渡的盛景,不少历史典故也为古渡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每年来我们馆参观学习的中小学生不计其数,孩子们在这里近距离接触历史,了解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在看到文人相送场景时,看着他们用稚嫩的声音,集体咏诵王维那首《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样的文化传递和动人的场景,之于我们内心是非常怡悦的。很多孩子说参观后让他们对家乡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以后还要经常来。我们也更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这里参观,感受咸阳古城的古老和厚重”。人的快乐是生于能力变成效率的畅适,这大概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时,那闪闪发光的样子。王女士接着介绍:“七月,咸阳博物院将会推出‘咸阳文物精华展’,届时会把咸阳境内的高等级文物作统一展出,比如淳化大鼎,皇太后玉玺,鉴若止水镜等等,每件藏品都非常精美。我热爱我的故乡,也更希望能将这里的历史文化一代代地传播下去,这也是我们博物馆人对家乡最深的情怀”。

渭水景观

咸阳古渡历史典故浮雕

咸阳古渡作为咸阳地域特色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城市文化与景观结合的旅游发展趋势下,对于凸显咸阳特色的文化和提升城市品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咸阳通过对渭河沿线的清渭楼广场、风雨廊桥、咸阳古渡等建设不断优化,在渭河古河道上已擘画出一幅风景秀丽的新图景。新修起的“咸阳湖”生态景观,形成了横贯东西百里的渭河生态长廊,再现了当年古渡繁荣气象,而依遗址打造的古渡文化街,也成为了咸阳特有的渭水历史文化景观。

古语有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一切有想法的行为都是建立在对历史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渴望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博物馆作为城市文明的名片,象征着这个城市的人文底蕴和历史内涵,而馆内的藏品所带来的是一个地区的沉淀,一个国家的缩影,更是一个民族的自信。这样浓郁的文化折射是深刻隽永的,永不褪色的。

咸阳古渡廊桥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悠悠渭水,古渡廊桥旁,伫立桥头,溯远遐思。那隐消在历史长河里的咸阳古渡音尘已绝,如今的古渡已成为渭河边上的新地标,再不见“西风残照”的落败与“伤别”的离愁。那古老的故事,在岁月的摆渡下,都流淌成平平仄仄、悠悠扬扬的浅唱低吟。虽胜景难再,但我们心中仍有绵绵思念。那染霜的簔笠,载梦的扁舟,仿佛依旧来来往往,安度流年……

历史资料图来源:咸阳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