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1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会 > 工会要闻 第二轮工会志编纂工作的一些回顾
2020-07-07 14:02:38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陈一民

 

按照省总工会第二轮工会志编纂工作安排,2011年12月省总工会决定成立工会志编辑部,聘请六名退休工会干部承担编纂任务。2012年1月编纂人员基本到位,工会志编纂团队组成,由我牵头负责。2019年12月,120万字的《陕西省志·工会志(1992-2010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此文回顾工会志编纂工作的一些情况,作为对省总工会成立70周年的纪念。

2018年4月17日,省地方志办公室在省总工会召开《陕西省志·工会志(1992-2010)》终审会议。

两个阶段三道关

2011月12月,我提出了工会志大纲和凡例初稿。经过省总工会研究室召开会议讨论和征求各业务部门意见后做了多次修改,2012年1月底形成大纲和凡例修订稿。这样工会志编纂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整个编纂工作大致可以分为集中收集资料和撰写书稿两个阶段,要通过初审、终审、审验三道关。

2012年2月开始收集资料。编纂团队主要从三个渠道收集资料。一是查阅档案。我们把1991-2011年(前后各增加一年)期间的省总工会档案资料,几乎全部查阅了一遍。1991-1999年的档案在长安区省档案馆。我们连续近三个月时间在省档案馆查阅档案,早去晚归,风雨无阻,克服路途远、挤公交、赶到邮电大学学生餐厅吃午饭、不能午休等困难。之后又去省档案馆补充查阅一周。在省档案馆共查阅省总工会339个卷宗,复印资料2500多页,扫描资料40多万字,摘记资料4万多字。2000-2011年的档案保存在省总工会机关档案室。我们集中四个月时间共查阅档案413盒,之后又陆续查阅档案200多盒。二是查阅报刊。我们对1991-2011年(前后各增加一年)的74本《陕西工人报》合订本,21本《陕西工运》合订本,一页一页地阅读,从中收集资料。三是征集资料。以下发省总工会文件(陕工办函)或召开会议的形式,向各市和杨凌示范区总工会、省级产业工会、省总工会直管单位工会、省总工会直属单位征集有关组织机构沿革、领导班子、职工和会员数量等资料。同时,各位编纂人员与省总工会机关相关职能部门保持经常联系,反复收集和核对资料;以个别联系的方法,向省总工会领导以及退休老领导索取有关资料。有的领导退休时,编纂人员主动帮助清理文件,搜集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资料。集中收集资料用了三年多时间,到2015年第一季度末基本告一阶段,共收集资料1000多万字。

2015年4月开始整体转入书稿撰写。鉴于编纂团队多数人是第一次参加志书撰写,没有经验,按照我的提议,6月底前每人先拿出了一章的初稿,然后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从中领悟书稿撰写的规律和技巧。在此基础上,各人按照篇章分工全面进入了初稿撰写。2016年1月大事记初稿完成,5月,志书主体部分的志、表初稿全部完成,历时14个月。2016年5月底,团队经过讨论形成了从资料、结构、文字等方面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的思路,从6月至12月对初稿进行了全面修改,2017年1月上旬形成工会志初审稿,报省总工会工会志编纂委员会初审。

2017年5月19日,工会志初审会议在临潼省工人疗养院召开,高盈民、李怡霞、李健伟、卢其松、顾东武等省总工会老领导和有关人员共24人参加。大家对工会志初审稿进行了认真讨论,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省地方志办公室肖成刚到会指导,他说工会志编纂启动时间相对较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初审稿实属不易;初审稿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全书资料性较为突出。肖成刚同时对工会志的篇章结构提出了具体的调整建议。会议通过了初审。

根据初审会议的意见,编纂团队对初审稿的进一步修改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讨论,尤其对篇、章、节、目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形成工会志大纲修改稿。在此基础上,从2017年6月至12月对书稿进行了一次全面修改,同时完成了概述的撰写、照片的选配和附录的收集。12月27日,向省地方志办公室报送工会志终审稿并提出终审申请。

2018年4月17日,《陕西省志·工会志(1992-2010年)》终审会议在省总工会机关召开。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雷湛,副主任史天社,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张仲茜、秘书长严天池等共23人参加会议。特约审稿人、陕西工运学院教授白斌,审稿人、省地方志办公室肖成刚、王雪晖、鲁文,先后进行评审发言,一致认为工会志政治观点正确,分类框架合理,特色鲜明,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突出,体例规范,文字简洁、流畅,整体质量较高;同时从篇目调整、资料核实、表格规范以及照片选取等方面提出具体修改建议。雷湛宣布工会志通过终审,并对下一阶段修改和出版工作提出要求。

在认真讨论、领会、消化终审意见的基础上,编纂团队用一年时间对终审稿进行了全面修改。这次全面修改分为两步,第一步各人按照篇章分工修改一遍,第二步由我对全书进行通读和修改,同时补充了序、索引、后记,志书要素达到齐全。进一步修改、补充、打磨后形成的工会志审验稿,2019年4月28日报送省地方志办公室,5月9日通过审验,批准出版。紧接着,编纂团队又对书稿进行了一次全面校对和修改,制成电子版,于6月底送交出版。至此工会志编纂团队任务完成,团队解散。

实际上在后来的工会志出版阶段,陕西人民出版社按规定要求作者全过程协同配合,而且时间要求很紧。各位作者随叫随到,加班加点,按期完成了任务。在此期间,工会志作者除对志书清样进行了两次全面校对和修改外,还对出版社编辑的每一处修改予以确认,由此而出现的因意见不一致而发生的讨论以至争论,一直伴随到志书付印前夕。本书责任编辑刘芳女士对我说:“你们是我这几年遇到的最认真负责的作者。”

潜心学习精雕细琢

从省地方志办公室专家两次对工会志稿的评价看,工会志编纂的“两个阶段、三道关”过得算是比较顺利的。何以顺利?我以为,编纂团队认真学习修志知识,遵循修志规律,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志专业能力,是最基本的因素。

能受聘加入编纂团队一般都是同事们心目中的“笔杆子”。但我们参加编纂工作后不久就发现,志书编纂是一门专门学问,只是一般地会写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系统学习志书编纂知识,提高编纂业务能力。团队把省地方志办公室编印的《第二轮陕西省志编纂指导手册》作为必读书,人手一册,认真阅读学习。不仅个人学,而且经常组织集体学。几年下来团队先后举行集体学习17次,特别在撰写初稿开始,形成初审、终审、审验稿,通过初审、终审、审验后进一步修改等关键节点,都结合编纂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讨论,力求达到学懂悟透用好。这样的学习,不只解决了编纂中的具体问题,更让团队在遵循志书编纂规律和把握基本要求上更加自觉。

遵循“志书是资料性文献”的基本规律和真实、准确、全面、系统的资料要求,团队始终把资料工作放在第一位。在集中收集资料阶段,我们本着“宁滥勿缺”“拾到蓝蓝都是菜”,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尽可能多地收集资料。进入撰写书稿阶段后,我们明确提出,集中收集资料阶段的结束并不是资料工作的结束,要把资料的收集、核实、梳理贯穿整个编纂工作的始终。在书稿撰写和之后的每一次修改、校对过程中,我们都把继续核实、梳理、补充资料作为首要任务,发现新资料及时补充,发现资料矛盾、疑问仔细鉴别核实,发现资料差错立刻纠正。这种情况在书稿撰写、修改、校对的前期是很多的,后期也存在,如终审后修改中纠正资料差错12处,出版前校对中纠正资料差错6处。

遵循“横分门类,纵述历史”的规律和门类齐全、布局合理、排列有序、重点突出的结构要求,团队在书稿撰写、修改、校对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对篇目结构进行调整完善。按照志书编纂程序,在资料收集前已拟出工会志的篇目大纲。后来在编纂过程中先后对篇目大纲做了60多处调整,尤其初审后对篇、章、节、目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遵循“述而不作”的规律和朴实、简洁、流畅的行文要求,团队在书稿文字的推敲、打磨上下了很大功夫。工会志书稿从初稿形成到最终定稿付印,先后全面修改七次,一部分章节的修改达十多次甚至数十次。这里举两个例子。一是对概述的修改打磨。概述是对志书全部内容的提炼概括,撰写的难度相对大一些。经过反复修改形成的概述终审稿37000字,之后又经过30多次修改打磨,最后压缩到21000字,文字减少了43%。二是对单位(组织、机构)名称的规范。工会志的记述文字中出现的单位(组织、机构)名称有400多个。按照规定,单位名称须用全称;如果全称过长且频繁出现,可在第一次出现时括注规范的简称,后文可用简称。在终审后的修改打磨中,我们通过上各单位官网查、打电话联系等办法,对这400多个单位(组织、机构)名称进行了严格规范,保证了名称的准确(结果显示,原来依据档案、报刊资料写入书稿中的单位名称的准确率不到30%)。其中对频繁出现的省上有关部门、机构的名称,弄准它们的全称(一部分名称多次更名)及其规范的简称,并在第一次出现时括注简称;对不断变化更名的企事业单位名称,弄准它们在各个时间段的全称。

2017年5月19日,《陕西省志·工会志(1992-2010)》初审会议的全体人员合影。

在突出特色上下功夫

工会志是一部专业志。着眼本行,突出特色,是对专业志的基本要求。当然,作为一部省工会志,它的特色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会的专业特色,二是陕西的地方特色。在工会志编纂中,团队注重在突出特色上下功夫,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专家评价工会志特色“鲜明”“突出”。

在工会专业特色上,工会志贯穿了工会工作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这样一条主线。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工会工作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这个起点正式始于1992年,正是本志记述的起始年。这决定本志记述的19年,是工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的一个时期。突出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项改革逐步深入,劳动法出台和工会法修改,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社会关系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矛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任务艰巨繁重。在陕西最突出的是贯穿始终的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在工会志初审会上,省总工会老领导说到这一时期陕西国企改革时用了两个词:波澜壮阔、惊心动魄。陕西各级工会始终坚定地支持改革,把推进改革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统一起来。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断推进工会自身改革,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更好地为改革发展全局服务,是这一时期陕西工会工作的主题和基本轨迹。工会志忠实地记述了紧扣这个主题和贯穿这个基本轨迹的工会方方面面的工作。

在陕西地方特色上,工会志对这一时期陕西工会的“亮点”工作做了重点记述。陕西工会的“亮点”,是指在全省全局工作中和在全国工会系统中,具有创新性或者取得重要成绩、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作。其中包括: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党委领导的新建企事业工会组建机制和“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格局,发挥职代会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和改革中民主管理制度的完善发展,工会干部继而全省党政干部开展与困难职工“交友帮扶”活动,县以上地方工会全部建立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形成全省工会帮扶体系和履行对职工的“三项承诺”,持续在全省职工中组织劳动竞赛和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平台提升职工队伍技术素质,职工读书活动和自学成才奖励机制,评选命名职工艺术家和职工艺术基地,总结推广县乡工会工作创新经验,深入职工调查研究等。这里特别要说,陕西的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是“亮点”中的“亮点”。这一制度是在省委领导下,经过省总工会和省政府共同探索,于1988年在陕西省省一级首先建立,得到党中央肯定,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工会最重要的创新成果之一。本志记述断限内,这一制度在陕西得到规范发展并向全国推广。本志对断限内陕西省县以上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的发展作了全面记述。尤其用比较长的篇幅对省政府和省总工会联席会议作了翔实记述,包括断限内各次会议情况和联席会议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1988年联席会议建立以来的制度建设、经验总结和媒体宣传,同时在附录中收集了关于联席会议的两个文件和两篇媒体报道。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13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