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班组 | 助天和太空“安家”的工程师们
日期:2021-05-12   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日前,在万众瞩目中,载有天和核心舱的长五B 遥二运载火箭一飞冲天……椰风林语间,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试验队员们看到日夜盼着念着,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火箭发动机喷涌着澎湃动力直冲云霄,张开双臂挥舞时,才发觉刚刚紧握的拳头里全是汗水。这一刻,喜悦裹挟在天空、洋溢在海面……

  A 在“大块头”上下绣花功夫

  和人们熟知的“胖五”有些许不同,长五B遥二运载火箭只有一级半构型,芯一级发动机捆绑4 个助推器,2 台5 0 吨级氢氧发动机组成的芯一级动力和8 台1 2 0 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组成的助推器推举上天,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此次发射用火箭提供了全部动力系统,为空间站核心舱提供了用于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的动力系统。

  陈建华和王维彬同为长征五号B 运载火箭副总师,他们负责着火箭助推动力液氧煤油和芯一级液氢液氧大推力发动机的任务,两位副总师一致表示,此次发射,无论从火箭本体还是核心舱任务,都对航天六院的各型发动机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长五B 遥二飞行过程比“胖五”飞行加速度更大,发动机氧泵入口压力也随之增大,且使用大推力发动机直接将载荷发射到轨道上,对发动机参数准确性和稳定性要求也就更高。火箭上的一个助推器直径就与其他现役火箭的芯级直径一般大,如此大块头的火箭,要求研制人员不能有丝毫马虎,任何一个动作、任何一个接口、任何一个参数都不能出现一丁点失误。

  航天六院发动机研制团队以长五B 任务首飞成功为基础,不断管理改进过程控制和发动机薄弱环节,拿出“能绣花”的细致功夫,按照地面设备恢复等1 7 个质量确认节点,细化质量确认项目和确认要素,为航天六院出品的发动机完美执行任务筑造了坚实的质量基石。

  B “超长待机”的极致考验

  一朝飞天,寒窗十年。8 0 1 所承担了核心舱推进与补加系统的设计研制工作,为核心舱推进系统攻关了十几年,曾多次遭遇研制瓶颈和试验失败。

  说起这些年的艰辛攻关历程,该所载人航天推进系统部部长顾帅华说:“研制核心舱推进系统,其技术难度可谓是难上加难,既要保证核心舱1 5 年的超长在轨运行时间,又要实现太空燃料补加动作,我们从零起步,一点点向前进,每一次微小的成功都能给团队带来莫大的能量。”

  这个由资深专家和青年骨干人员组成的3 0多人团队,是支撑“天和”号核心舱任务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为了提供更多可靠性、安全性设计,确保核心舱1 5 年“超长待机”,团队成员经历了无数次设计、试验、失败、改进,仅压气机长寿命考核这一项,大家就经历了近三个月的“至暗时刻”。压气机无法达到1 0 0 0 小时长寿命考核要求,团队里气氛低沉,不是因为失败而焦虑,而是因为每次达不到使用要求,似乎前期所有的努力都归了零。

  看到太空舱成功在轨运行,顾帅华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天和’号核心舱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出生后还有医疗、教育等等情况要面对。往后的1 5 年里,我们要随时关注监测推进系统的状态,在维修状态下,或许还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延长,让载人航天器成为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太空之家’。”

  C 让发动机“开口说话”

  质量为天。长五B 首飞成功至今的3 6 0 个日日夜夜,航天六院发动机研制团队被更为严苛和复杂的生产、检验、试验工作填满。

  为了保证动力产品在发射场和飞行期间实现质量“零缺陷”,六院长征五号B 遥二发动机试验队全面固化、细化、规范发射场质量工作,编制了“7 +7 ”发射场质量工作策划,交底充分透彻……此后技术状态再确认、关键操作分阶段再确认……如此繁杂的质量检查确认工作,已成为靶场试验队的日常。

  11所主任设计师李妙婷每天带着试验队员深入开展测试数据判读比对分析,针对同一产品开展与出厂前测试、技术区单元测试、分系统测试、总检查、发射区总检查测试数据的纵向比对分析,同时与本型号合练、遥一至遥五等历次任务的历史测试数据开展横向比对包络分析,重点关注测试数据跳变、畸变及单调变化趋势等。针对涉及到产品设计特性的测试数据,相关各方立即召开现场会,共同确认把关,明确判读意见。

  “发动机好不好,自己会说话。我们每天都在寻找质量问题的蛛丝马迹,将复查过程做到精益求精,确保发动机产品可测可检有依据。”李妙婷形象比喻着。她表示,每次确认工作完成,都像吃下一颗定心丸,一天紧张的情绪才能稍微放松。

  □本报记者 王何军 通讯员 牛紫藤

责任编辑:宁黛艳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