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就行了”
日期:2022-05-25   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宋红莲

祁嫂有一句口头禅,她挺喜欢说“差不多就行了”。

祁嫂没念过书,只认得自己的名字和几个阿拉伯数字。她领取农村田亩补助能签字,却不能看合同,只能请信得过的人帮她看。她能算账,但都是算的“婆婆姥姥”账。当着熟人的面,可以掐着指头算。当着外人的面,怕丢丑,只能默默心算。都只能算个大略,不出左右,差不多就行了。

当年,如花似玉的祁嫂,找了一个黑黝黝的小伙子。有人惋惜“鲜花插到牛粪上了”。祁嫂却心满意足,“差不多就行了。”

祁嫂来到女儿身边,帮女儿带孩子带到了读初中住校。祁嫂无事可干了,不想吃女儿家的白饭,准备回乡下。

女儿挽留:“您回去能干什么呢?”

祁嫂说:“我能种门口的菜园子,能喂两只鸡。有一点农村养老津贴,能将日子过过去。我的心不大,差不多就行了。”

祁嫂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但女儿问:“感冒发烧了,找谁?我这儿有一大家人,我是回去呢,还是不回去?”

女儿说的也是现实。人老了,没病有时也会摔几跤,不是以前“差不多就行了”的日子了。祁嫂平时挺能宽宏大量,挺能找话说服人,这一次,被女儿说得卡了壳。

祁嫂说:“反正我不想吃你的白饭。日子长了,你不说,女婿不说。但女婿有父母,你们有左邻右舍,他们不说闲话吗?”

这也是一个问题。退一万步讲,这些人都不说,祁嫂也想求个“心安理得”。这就是祁嫂的个性,能不求人就不求人。

女儿说:“要不,就在我的酱菜摊子旁边,给您也弄一个摊子?反正老霍要去帮儿子带小孩,早就不想干了,老劝我接了她的摊子。”

祁嫂连连反对:“这不行不行,一年的摊子费好吓人。我害怕赚得还不够摊子费。”

女儿说:“有我替你撑着,不用担心。”

“那还不是在吃你的白饭吗?”

女儿不高兴了:“您老说吃我的白饭,那我小时候是吃谁的饭?”

祁嫂不说话了。

祁嫂卖菜,不会算细账,肯定有些为难。她又不想处处依靠女儿。

女儿卖菜,全部经过一台电子秤,一斤一两不会多,一分一厘不会少。

她在乡下赶集卖小菜,鸡蛋论个卖,青菜论扎卖……简单,利落。收钱都是大概数字,差个几角块把钱,不能算作错账。

祁嫂顶替女儿干过一次。女儿交代时,她听得一清二楚。实际干起来,一台电子秤,弄得她晕头转向。显示屏上,一会儿要显示斤数,一会儿要显示钱数,一会儿又要按钱数调节斤数。最后,她干脆就按照她的老经验,论捆论个地卖,她心里掂量着差不多就卖了。

到晚上清账,亏了几百元。女儿喊:“我的娘哎,您这是在把女儿往外面贴呢!”

自此,祁嫂就不再跟女儿顶班了,宁愿自己出蛮力干憨事。比如,送孩子上学,换煤气罐,她都抢着去。现在要她负责一个摊子,自负盈亏,压力还是有点大。

但眼下,没有更好的路可以走。就像一条船放到了河里,不走也得走了。

女儿顺利盘下旁边的摊子,按照自己的菜品跟祁嫂“复制粘贴”了一份。

刚开始,祁嫂坐在摊子里,好长时间没有生意做。因为祁嫂使用不了电子秤,使着老式木杆铝盘秤,俗称“旺杆子秤”。一杆子进,百杆子出,一秤一旺,容易造成数量亏损。但顾客喜欢看旺杆子秤,秤杆子翘得越高心里越舒服。祁嫂收钱也依然采用以前的“差不多就行了”的策略,也被人称之为是“秤杆子翘得高高的”的做法。因为菜市场的摊子一般没有名号,顾客说起来会说某个特征。久而久之,顾客便直接将祁嫂本人以及摊子,呼成了“旺杆子秤”。

祁嫂的心态很平和,她是按照“大的生意三年不赚,小的生意三个月不赚”的老辈人传下来的经验,来看待眼前生意的。

两个月下来,几乎是“保本”,不谈盈利。

女儿说:“吃了这么大的亏,没有赚到钱。说明您这根‘旺杆子秤’不行,还得学会用电子秤。”

祁嫂说:“那怎么办,我只会用旺杆子秤。”

女儿想了一会儿,知道强逼祁嫂也不行,便说:“就这么着也行,不亏就是赚。”

女儿的话,不仅仅是指生意方面,也包含着另外一种意思。是说祁嫂在身边,女儿安心放心,也是一种“赚”。

祁嫂按照自己的方式卖菜,过去将近一年,竟然慢慢积攒起了一些人气,光顾她摊子的顾客越来越多。此事说明,一个人脾气好,人缘足,吃得起亏,到哪儿都能站得住脚,都能黏得住人。

 

责任编辑:白子璐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