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小说”的研究新角度
日期:2022-06-17   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通读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李利敏副教授的新著《<小世界>中浪漫传奇的原型研究》,可以发现该书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该书研究方法新,理论建构意识强。作者采用了西方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草创的“认知诗学”方法和理论,并建设性的将文学批评中的“原型批评”理论和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纳入认知诗学研究框架下,在陈述两个理论的定义、特征、内涵基础上,得出其认知机制的“图式”性,为用“原型范畴”理论解释文学中的“原型”意象找出依据,扩大了认知诗学中“原型范畴”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为正在生成的“认知理论”体系贡献了理论模型。

第二,该书凸显语言界面研究特质。它不仅用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文学关键词——“原型”,而且将“认知诗学”和“结构主义叙事学”进行了巧妙的融合,提取出浪漫传奇文类的结构原型、人物原型和情景原型三要素。结构主义叙事学以其内部研究而著称,即认为任何文本都有固定不变的深层结构;而认知诗学主要关注意义生成,并且一反文学批评界对读者的忽视。认知诗学认为文学性的产生仅靠作者是不够的,作为接受者的读者更为重要。读者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固定的认知机制在起作用。因此,该书不仅关注文本结构,而且把读者的阐释置于首要考察目标,并试图建立对浪漫传奇文学类叙事结构及其意义的心理表征普遍诗学体系,勇气可嘉。

第三,该书从不同作品互文上解释小说富有喜剧性和反讽效果的原因,指出作者努力创造的话语狂欢节目的是为了解构某一文学批评理论的中心地位,实现真正的理论平等。《小世界》是英国当代著名学者型作家戴维·洛奇的代表作之一,它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并受中国知识圈读者喜爱的原因主要是其荒诞的情节、滑稽的人物和诙谐且充满智慧的语言。其实不然,《小世界》的绝妙之处在于其多层次的互文所带来的意义的无限性。该书不仅详细分析了《小世界》在大的结构上与古典浪漫传奇的互文;而且深入挖掘了作品在人物命名、人物设置、人物对话和情景描写,在《疯狂的奥兰多》《仙后》《亚瑟王传奇》《荒原》等文学经典的意义,引导读者体验文本的跨时空交流。这是普通读者无法看到也会忽视的重要意义。

第四,该书十分具有启发性,充分显示出作者受到了严格的学术训练和扎实的文本细读和分析能力。作者能够就一本小说洋洋洒洒20余万字,这在文学研究中尚不多见。并且,该书结构清晰地从结构、人物和情景三个方面解读浪漫传奇的意义、效果和审美价值,不易且珍贵。

此外,该书作者所描绘的诸多表格和图不仅展示了作者清晰的逻辑,而且也让读者对小说的情节、冲突和人物性格特点更加一目了然。

据我所知,《<小世界>中浪漫传奇的原型研究》一书是李利敏老师在其清华大学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前后历时10载。沉甸甸的一本书不仅有作者的心血和思考,也向读者展示了其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自我完善。作者在梳理和分析《小世界》在中国的接受过程中,特别将其与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研究界的西方理论热结合起来,在分析《小世界》中人物的多声部对话时,也有意识地提出消解中心的表达,充分体现了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和中国立场。

掩卷而思,仍有一丝不满足和期待。既然认知诗学是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新方法和新理论,如能将其用于分析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诸多与认知、情感、审美和评价相关的话题,那么该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应该会更大。另外,中国读者之所以如此毫无隔阂的接受并喜爱《小世界》,一定程度上是钱锺书先生《围城》的功劳。中国文坛上也不乏学者型作家,除了非常有名的格非;据笔者所知,早有王佐良先生,现有童庆炳教授和陈众议教授,如果能对他们的“学者小说”进行研究并开展国际对话,应该也是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情。

□井春燕

责任编辑:白子璐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