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中考户籍壁垒教育公平开始“破冰”?
日期:2008-05-30   来源:
   “农民工子女在安徽可以在流入地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这是日前安徽省教育厅对08年中考做出重大政策调整之一,此举是安徽省改革现有户籍与学籍管理制度的破冰之举,也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破除户籍对农民工子女参加中考的限制。
    我国的考试制度与户籍制度紧密挂钩,允许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说明政府正在逐步放开招生限制,给流动人口更多的公民待遇,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信号。
    农民工子女可在流入地参加中考
    近年来,因为户籍问题致使农民工子女无法在流入地参加中考的矛盾已越来越突出,各大城市虽然纷纷建立农民工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到城市就读后,因受户籍限制却不能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只得返乡就读。由于各地课改程度和教材存在较大差异,过去所学内容与原籍学校难以衔接,造成这些返乡农民工子女学业延误。
    安徽省教育厅今年做出规定,今年中考,“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及其他流动人员子女,可在流入地就读学校报名并在流入地参加考试录取,也可按照本人意愿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录取”。
    合肥市第六十八中学有900多名学生,其中100多人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校长潘声福对此深有感触:“农民工子女可在流入地参加中考,让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可以享受与市民同样的待遇,是教育公平和均衡的体现。这种制度设计体现了人性化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农民工子女急需教育公平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他们的户口是农村的,虽离开了土地,但又不能进入城市。他们已成为一个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均不同质的群体,构成我国目前社会结构的“第三元”,他们
    是处于边缘状态的“边缘人”。
    有资料显示,目前约有两亿农民工流入城市,在城市读书的农民工子女逾两千万。当前,很多城市高中只接纳户籍学生,面临初中毕业的农民工子女们如何接受再教育,成为农民工面临的难题。阜阳市是安徽省劳动力输出主要城市之一,每年因受户籍限制不能参加升学考试,不得不从父母打工城市回乡读书的学生达8000多人。这些学生大多是读完小学后,因不能参加父母工作所在城市的升学考试,不得不回原籍读书,从而造成了大批的留守儿童现象。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亲情和良好的学校教育,其心理不健康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儿童,若不能得到合理引导,很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对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是不稳定的因素。
    实现教育公平,需要循序渐进
    有关专家认为,允许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政府正在逐步放开招生限制,给流动人口更多的公民待遇,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实现社会公平首先是教育公平。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后面临的教育、社保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长期漠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只能使问题恶化。不断去探索、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是政府必须面对的现实。但是在现行的户籍和学籍管理制度下,实现绝对的教育公平仍有较大困难,只能通过措施一步步的实现,循序渐进、逐步推行。
    范和声教授表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但绝对的公平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很难完全实行,需要脚踏实地的去做。安徽省放开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是打破中考户籍壁垒的破冰之举,也是教育公平的可贵突破。 (杨慧瑾 王圣志)

责任编辑:sxworker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