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诗歌为何再度流行
日期:2008-05-30   来源: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5月14日,正当全中国都在为汶川地震而震惊和哀悼之际,这首为震灾中死难的孩子们所作的诗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触动人心,读者纷纷留言:"看了这首诗,我哭了。"
    网友们纷纷行动起来,网络原创诗歌超过万首;诗人们拿起笔来,短短数日,多部诗集、诗刊相继问世。已多年与"流行"无关的诗歌,却成为了灾难面前最适合表达情感的文学载体,成为距离心灵最近的文学形式。五月,诗歌再度流行
    如果人们还记得,2006年至2007年间有一次"赵丽华诗歌事件"曾引起了全民广泛关注,制造出了"万人齐写梨花体"的壮观场面。
    仅仅一年多之后,汶川地震发生以来,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歌,迅速在互联网上、在手机短信里、在赈灾募捐活动的现场流传;一部部诗集、诗刊迅速付印成书;各种诗歌朗诵会在街头举行;报纸出现了久违的文学版面,连篇累牍地发表诗歌……一时间,诗歌成为当下最流行的文学形式,成为人们寄托哀思、鼓舞斗志、激励抗震救灾的第一武器。
    据香港媒体报道,仅内地某一个网站就有全国各地网民上传和转贴的超过1.5万首诗歌和评论。《愿天佑中华》,《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三别”》(《孩子别怕》、《孩子别喊》、《孩子别哭》)等脍炙人口的诗篇脱颖而出。“草根”与“殿堂”,一样令人动容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两三天里,诗人们作出了最迅捷的反应。一篇篇诗歌在末尾标注着创作时间“2008年5月14日晨写于上山之山道”、“2008年5月15日通宵未眠,遇难人数已逾15000人,此刻天是阴的、心是凉的……”。
    在这场举国悲痛的灾难面前,无论知名与否、专业与否,诗人们的作品共同表达了自己的震惊,对逝去生命的痛惜,对拯救生命者的赞美。诗歌复苏,不是偶然现象
    汶川地震后,诗歌成为网络上、报刊杂志上比散文、小说更为发达的文体,数以万计的诗歌承载着最朴素的情感:对死者的哀悼,对伤者的祈福,让逝者安,生者强。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范小青认为,汶川地震引发了诗歌热现象,一方面是由于诗歌的语言平仄顿挫,朗朗上口,易于记忆,易于传播。 “9·11”以后,美国人曾说首先想到抚慰心灵的,不是 《圣经》,而是诗歌。另一方面, “诗言志”、 “诗寄情”,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诗歌最能体现和最能快捷传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深沉思索和浓烈情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洪宏认为,汶川地震使得诗歌突然再度 “热”了起来,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如果回望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会发现每次诗歌的高潮期都始于民族安危的紧要关头,如 “五四运动”、 “一二九运动”、 “七七事变”等。正是由于汶川地震给人们以空前的震撼,因此人们才会选择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来抒发情感,来告慰亡灵、抚慰生者。多年后回望这段历史,也许会发现,这一批诗歌和其他文学形式,成为了此间国家、国人思想和情感的最好记录。(蒋芳)

责任编辑:sxworker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