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高考”方案公布后 中学和大学怎么教?
日期:2022-06-28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今秋入学的陕西高一新生,将在2025年参加“3+1+2”不分文理的新高考。其中统考科目为语数外3科,省级统一组织实施的选择性考试3科。

  “3+1+2”中 “3”是统考科目语数外(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待条件成熟后,外语科目听力考试实行机考);“1”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从历史和物理两科中2选1;“2”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选择性考试中的再选科目,从地理、政治、化学、生物四科中4选2。

  新高考将在每年6月举行,满分为750分,其中语、数、外三科统考科目满分为每门150分,总分450分,分数以原始分计分;选择性考试科目的满分为每门100分,总分300分,分数以等级分计入。 

  据了解,这次高考综合改革从录取、考试、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有机整体改革。

  6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就新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招?等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陕西是全国第五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区)之一

  27日,省政府官网发布《陕西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同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在发布会上介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推动的重大改革。《实施方案》经多次专家会谈、调研实践修改。省教育厅召开近60余次座谈会和征求意见会,50余次修改成稿。

  自2014年浙江、上海启动首批改革试点以来,高考综合改革已经历8个年头,21省探索与实践,制度的设定已日臻成熟。经教育部批准,陕西作为第五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区)之一,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实施。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考综合改革工作,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对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进行部署,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以赵一德省长为组长的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工作。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专题调研和推进。在推进招生制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陕西省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完善随迁子女在陕参加高考实施细则,规范高考加分政策,合并本科二、三批次的招生,为有力推动高考综合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分成合格性和选择性考试

   其中选择性考试成为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

  《实施方案》打破传统文理科“固定组合”考试模式,给学生更多“选择权”,改变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录取学生的模式,向“两依据、一参考”招生录取模式转变,突破单一高考录取途径,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转变。

  陕西省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赵昶葆介绍,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者在考试目的、科目、内容以及成绩呈现、考试时间方面均有不同。

  合格性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要求,目的是检查高中学生是否达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选择性考试内容除了必修内容还有选择性必修内容的综合要求,目的则是在合格性考试对应科目合格的基础上,凸显不同高中生在学业修习上的学科特长,是高校录取参加统一高考考生的重要依据。

   14门合格性考试贯穿在高中三年

   其中音乐、美术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末 体育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期中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高中阶段教育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也可参加合格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科目包括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定的14门科目,分别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合格性考试每年组织一次,考试科目中有10门(不包括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4科)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等4门科目和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等考试由省级统一制定实施方案,市级具体组织实施。每年组织1次,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呈现。

  普通高中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学生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分别安排在每学年第二学期末。

  高一年级学生参加合格性考试科目不多于4门,且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中最多选择1科,在化学、生物学、历史、地理科目中最多选择3科。

  高二年级学生参加合格性考试科目可在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中自主选择科目。

  另外,音乐、美术科目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末,体育与健康的合格性考试则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期中。

  合格性考试合格才能参加选择性考试

   选择性考试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  再选科目以等级分计分

  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才可参加其对应科目的选择性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分为首选和再选科目,共计3门,考试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统一高考科目结束后进行,成绩当年有效。

  选择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6门科目。

  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志向、优势和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首选1门科目。历史和物理学科分别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性学科,体现对基础性学科和人才培养的重视,既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也更加符合国家选才的目标导向。

  历史和物理科目的成绩以原始分计入考生高考成绩,因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投档。因此,选择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将使用同一物理(或历史)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

  在其余4门科目中再选2门科目,由于不同学科的难易程度不尽相同,选考人数有所不同,同一原始分数在不同学科中反映出考生的排位也不相同,若将不同学科原始分简单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既不公平也不科学,因此需要用科的赋分办法,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一定规则进行转换赋分,以等级分呈现,也就是要把原始分计算的“绝对分”转换为按等级排名计算的“相对分”,既保持考生每个考试科目的原始分排名顺序不变,又能较好地解决不同选考科目之间成绩可比性和可加性的问题,不仅保障考生权益,也有利于高校招生录取。

  2025年起 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刘建林介绍,2025年起,除提前批次外,分本、专科两个批次录取。普通高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投档,

  省教育考试院院长辛华介绍,2025年,陕西省高考将采取“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方式,继续实行平行志愿模式投档录取。

  “院校专业组”即一所院校将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作为一个组,同一组内各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每个专业组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每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供考生填报志愿时进行选择。

  与现行志愿填报模式相比,“院校专业组”具有优势:

  一是保障考生选择权。“院校专业组”模式中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将比现在大幅增加,志愿的选择范围和覆盖度更高,考生意愿将得到充分满足。

  二是提高志愿精准度。院校专业组内的专业,选科一致、类别相近、要求相同。考生根据学科特长和专业兴趣,选择更加精准。调剂录取在专业组内进行,被调剂到不愿就读专业的情况减少,志愿尤其是选择专业的满意度将显著提升。

  三是更好地兼顾院校和专业。“院校专业组”模式可以让考生不必在“选学校”还是“选专业”之间进行取舍,在满足考生院校意愿的同时,还能较好满足考生专业意愿。

  此外,辛华还介绍称,后续将根据改革进程,适时公布有关具体实施办法,并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更加明确指导和帮助。

  2025年起 普通高校需提前向社会公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

  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到,要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制度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依托电子化平台进行管理,严格评价程序过程,强化责任监督,建立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审核、信誉等级、公示与举报投诉、诚信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高中学校要指导师生客观记录成长过程,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在公示审核后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确保材料真实可用。

  自2025年起,普通高校应按照自身办学特色、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需要,科学制定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

  《实施方案》也提到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将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高等职业院校可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和职业适应性测试结果,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文化基础重点考查中职学校学生公共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包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逐步建立健全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待条件成熟后,高等职业院校依据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技能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社会人员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高等职业院校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和职业适应性测试结果择优录取。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继续完善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五年制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招生专业结构,以始读年龄小、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为主,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马上就访】

  陕西“新高考”方案公布后,中学和大学怎么教?怎么招?华商报记者分别采访了黄河中学、厦门大学陕西招生组的相关负责人。

  黄河中学教学副校长张维杰:开学后 将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测评

  张校长认为,新高考改革后,对学校来说应加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的能力;对学生来说应着重加强思考能力。他建议即将升入高一的学生及学生家长利用暑假自学“新高考改革方案”,了解新高考多种学科组合方式,结合自身特点、优势进行考量。

  “黄河中学按新课标、新教材等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结合新高考改革方向,基于先学后教的理念,打造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合作式、互动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确保学生能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侧重对学生思维、学科素养能力的培养。”张校长说,“此外,黄河中学也结合已推行高考改革省份的经验制定了学校的‘选课走班方案’,将结合陕西省高考改革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

  今秋入学的高一新生,黄河中学将通过“理化实验班”校外导师制,邀请大学博导、博士走进学校,深入课堂,或带领学生进大学校园等活动,用讲座、参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各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找到自身兴趣点。

  “同时,我们还将依托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结合学生入校后的相关学科测评,及学生兴趣、性格等,为他们提供科学选科指导。”张校长说,“同时加强家校沟通合作,对学生家长进行‘新高考’相关培训,力争让学生作出最适合自身且科学的选科方案。”

  另外,张校长提到,新高考改革也对学校管理提出一系列难题,比如,走读班、行政班的管理,如走读班学生的出勤率,作业批改等由谁考核等问题,以及部分选修科目过于火爆时的取舍问题等,但他认为相信,随着新高考改革实践的深入,这些问题都将一步步解决。

  大学招生负责人:提前三年将各专业选考科目公布在各省教育考试院网站

  厦门大学陕西招生宣传组副组长、社会与人类学院副院长冯文晖说:“根据‘三年早知道’原则,高校通常提前三年就会公布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情况,各省考试院会在网站上会统一予以发布。为便于考生报考,高校在各省投放的招生计划相对稳定,不会进行大幅度调整。”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文 邓小卫/图

责任编辑:白子璐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